第七章 肥胖与脂类药物.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 减肥 (一) 肥胖的判定 1.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厘米)或100(女性)。 超重百分比=(实测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x100%。 2. 判定标准 肥胖可根据体重标准、皮下脂肪厚度标准及腰围臀围标准进行判断 . 超过标准体重20%-30%为轻度肥胖; 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 超过50%以上的为重度肥胖 2. 判定标准 根据皮下脂肪厚度: 超过2.5厘米为肥胖。 根据腰围 西方人全身性肥胖,东方人中心性肥胖(堆积在下半身腹部周围)男性腰围≥90cm, 女性腰围≥85cm,胰岛素抵抗要比均匀性肥胖者严重,中国2亿超重,6000万肥胖 脂类与肥胖 原因脂肪涉入超过胆汁的分解能力,就会积累,内脏脂肪在体内累积,游离进入静脉,肝脏调节功能降低,脂类代谢异常,同时HDL合成减少。 东方人脂肪细胞储藏脂肪的能力低,脂肪代谢水平低,极易发生多种代谢紊乱 (二)肥胖的种类 1.单纯性肥胖(体质性与获得性) 定义:无明确的内分泌遗传原因,热量摄入超过消耗而引起脂肪组织过多者。 体质性:体质性肥胖是由于25岁前营养过度,加上遗传因素影响所致的肥胖。 -脂肪细胞数量增多 获得性:肥胖也称外源性肥胖,为20-25岁以后营养过度,-脂肪细胞肥大 (二)肥胖的种类 2 继发性肥胖 定义:是由于体内某种疾病引起的一种肥胖 疾病:水潴留性肥胖、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降低、多囊卵巢、胰岛素瘤、药物性肥胖等 皮质醇增多症-向心性肥胖 药物-服用氯丙嚎、胰岛素或促进蛋白合成制剂 (三)肥胖的成因-单纯性肥胖 1 遗传因素: 双亲体重正常其子女肥胖发生率为10% 双亲中一人肥胖,子女肥胖发病率为50% 双亲均肥胖,子女肥胖发病率高达70% 2、饮食、生活习惯及社会环境因素 (1)脂肪细胞增殖学说——脂肪细胞的增殖 A 肥大型 -指脂肪细胞内不断蓄积脂肪而使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性增殖; B 增殖型-蓄积脂肪的细胞数量增多,也就是说,不断增加新的脂肪细胞。 2、饮食、生活习惯及社会环境因素  C 脂肪细胞产生旺盛期: 第一是妊娠末期 第二是出生后一年左右 第三是青春发育期 2、饮食、生活习惯及社会环境因素 (2) 过食学说 贮藏的能量(焦耳)=摄取的能量(焦耳)-消耗的能量(焦耳) 摄取的能量(焦耳)过大就会引起肥胖 2、饮食、生活习惯及社会环境因素 (3) 错误的进食频次学说 多吃少餐与少吃多餐相比,前者更易引起肥胖。 2、饮食、生活习惯及社会环境因素 (4) 运动不足学说 A 减少了能量消耗 B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弱-抗拮胰岛素的作用-降血糖作用的减弱-脂肪合成的作用却未减弱-产生了脂肪蓄积的代谢状态-基础代谢下降-贮藏能量却增加-脂肪合成酶的活性也亢进。 3 下丘脑与高级神经活动 (1)下丘脑作用 饱食中枢位于下丘脑腹内侧核, 摄食中枢位于下丘脑腹外侧核, 它们之间有神经纤维联系,在功能上相互调节、相互制约。 调节因子-作用于下丘脑: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胰岛素等。 3 下丘脑与高级神经活动 (2)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 通过神经递质影响下丘脑食欲中枢,在调节饥饿感和饱食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迷走神经兴奋而胰岛素分泌增多时,刺激下丘脑腹外侧核,故食欲亢进; 反之刺激腹内侧核,故食欲减退。 4、内分泌因素 1 胰岛素 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激素。其功能是促进肝细胞糖元合成,抑制糖异生;促进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合成脂肪,抑制脂肪分解。 由于存在胰岛素不敏感和抵抗,为满足糖代谢需要,胰岛素必须维持在高水平,而高胰岛素血症对脂肪细胞和脂肪代谢来说,会使脂肪合成增加,分解减少,使肥胖进一步发展 胰岛素的促进体脂增加的作用 ①能够增进人们过多地增加饮食量,使肝脏及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合成加快,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进而合成中性脂肪; ②促进血液中的脂肪沉积于脂肪组织中,同时抑制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分解, 4、内分泌因素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激素,在人体中主要为皮质醇。 由于血浆皮质醇增高-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升高-导致脂肪合成过多-形成肥胖。 4、内分泌因素 3 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动员储存脂肪及抗胰岛素作用,但在作用的初期,还表现为胰岛素样的作用。 生长激素与胰岛素在糖代谢的调节中存在着相互拮抗作用。 4、内分泌因素 4 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由胰岛α细胞分泌,其作用和胰岛素相反,抑制脂肪合成。肥胖病人存在胰高血糖素紊乱 4、内分泌因素 5 儿茶酚胺 是由脑、交感神经末梢、肾上腺髓质生成的,能促进脂肪分解

文档评论(0)

考试资料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