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莘县一中08-0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docVIP

山东省莘县一中08-0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莘县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08.11.07 (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温馨提示:1、认真仔细审题,抓住关键,镇定自信 2、合理分配时间 第一卷 一、选择题(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仁者爱人 B. C.克己复礼 D. ①兴办太学 ②规定“四书”、“五经”为教科书 ③诏令全国各郡设立学校 ④太学生员经考试合格即可任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7.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周敦颐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 D.“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10.李贽称赞汉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还赞扬寡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称赞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A.“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C.“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3.我们把智者运动看作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下列说法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②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 ③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④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都是由人制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在古希腊的雅典,曾涌现出许多大思想家、大艺术家。有趣的是,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也曾涌现出诸多大思想家,呈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的共同原因或条件是 ①政治氛围的宽松 ②政治发展的需要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教育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他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B.强调美德即知识 C. 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D.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16.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某中学准备开展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小王准备参加这次活动,他给自己选了以下几个课题进行研究。你认为他所选的下列课题中哪个存在问题? A.达·芬奇的“圣像图”呆板画法 B.但丁的《神曲》 C.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 D.彼特拉克的“人的学问” 17.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比,其主要不同是 ①强调人性 ②以资本主义萌芽为基础 ③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④倡导人的发现和“解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 18.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 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19.恩格斯说:“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影响深远 B.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并影响世界 C.法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D.法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A.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 B.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 C.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    D.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 23.“(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宋初 D.元末明初 24.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