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法 主讲:荣国权 经济法概述 ●教学目的: 1、了解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掌握经济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经济法的性质和地位 ●教学方法与手段:历史比较分析方法,借助多媒体讲授。 ●问题: 1、划分法律部门的依据是什么? 2、 近现代西方法律发展的基本脉络是什么 ? 3、市场经济与法的关系如何?(从历史和逻辑两个角度分析) 4、试区分经济法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参见教材第45至50页) ●阅读参考资料 1、《外国法制史》由嵘,北大,1995年,劳动法与经济法的发展一章 2、《现代经济法入门》(日)丹宗昭信等,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现代经济法总论一章) 3、《外国经济法理论资料类编》宋维义等,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1至29页。 4、教材第一章 。 5、《中国经济法学的回顾与展望》王艳林,见《经济法论从》第2卷,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同时见教材序言第2至3页。 经济法分析 一、法律部门划分与经济法 1、大陆法系法律部门划分的传统:主要依据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调整对象及手段)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等单元,其中经济法被认为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 2、经济法部门形成的概括分析:近代民法上当事人地位的平等是一种抽象的人格平等,而事实上存在着不平等。因为不同经济地位的人们之间产生一种无形的经济支配关系,如生产者(经营者)对消费者,企业主(雇主)对劳动者(雇工),垄断企业、大公司对中小企业等,只从人格平等的意义上讲身份平等已无法满足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矛盾的积累、社会问题的暴露促使20世纪的民法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角度进行利益平衡,从而使得新的身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具体表现为:(1)从抽象人格到具体人格;(2)从一体保护到弱者保护;(3)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4)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5)从个人本位到个人与社会相协调本位。 相应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产业政策法、宏观调控法及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等相继出现。 3、经济法的定义:是指调整在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该法的两大特征表现为经济性和规制性。前者是指经济法的调整具有降低社会成本、增进总体收益,从而使主体行为及其结果更为经济的特性。后者是指在调整的目标和手段方面,经济法所具有地把积极的鼓励、促进与消极的限制、禁止相结合的特性。 二、市场经济与法、经济法 1、市场经济: 含义:是指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实行宏观调控和具有计划性是现代市场经济共同的属性。 (2)特征: ①活跃的市场主体体系; ②统一、开放的市场运行体系,如生产资料、消费资料、金融、劳动力、技术、信息、房地产等市场,各种要素自由流动,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③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④完备、成熟的法律度体系。 (3)多角度认识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市场经济:活跃、丰富的资本运动是罪恶的根源。 实证经济学:a微观经济学:家庭厂商?价格机制?看不见的手 b宏观经济学:总供给?总需求?社会整体资源总量?看得见的手 ③制度经济学:将制度视为经济增长的第四大支柱(传统的三大支柱为技术、偏好、天赋要素)?不同的经济制度导致不同的经济增长结果?制度成为一种要素投入 2、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1)自由市场经济与民商法律制度: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为标志(更早的渊源为古代罗马法) (2)自由市场经济的缺陷: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经济周期性衰退 (3)垄断经济的出现:破坏了市场经济的自由法则?出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制度法律与经济思想?形成了经济法的制度依据与思想来源 (4)法律制度供给与需求:现行法律体制的塑造与修补越来越依据市场经济的需求与规律,市场经济逐渐成为一种法制经济。 三、经济法部门形成的历史分析 经济统制性质的法: 20世纪初由于战备、战争和限制经济过度自由的需要而产生。如美国的克莱顿法(1914)和联邦交易委员会法(1914),德国1910年的钾矿业法(1919年对加和煤炭工业实行了社会化)1923年制定了《经济力滥用防止法》,再如日本,为了弥补后进帝国主义国家集积起来的再生产结构的脆弱性而制定的经济政策立法(一系列垄断资本救济和扶助立法),具有法的政策化、行政处分化等国家主义的即战前特殊的现代化的性质,1918年颁布了《军需工业动员法》 经济危机对策性质的法: 为对付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而产生。1933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年7月黄山太平春城·花园洋房整合营销推广建议.ppt
- 2010年沈阳铁建国际城CLD中央生活区项目营销推广策划案.ppt
- 2010年苏州永新·龙池华府销售执行.ppt
- 2010年天福·南宁紫江国际项目营销战略与策略执行方案.ppt
- 2010年天津中信·珺台营销策略总纲.ppt
- 2010年威海长峰·馨安苑小区整体营销报告.ppt
- 2010年温州正国“百城温商名店街”城市商业地产运营模式框架构思及整合服务合作提案.ppt
- 2011年1月邯郸国际恋城营销策略报告.ppt
- 2011年1月湛江市遂溪启达世家2010年度成果展示.ppt
- 2011年2月6日~2月9日锦绣阳光花园“2011玉兔传福锦绣新春”活动方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