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得体会 - 近代银元和铜元铸造数量的一个简略估 作者:liujia9341 时间:2007-12-20 9:58:55 浏览量:933人 近代银元和铜元铸造数量的一个简略估 戴建兵《中国钱币》2006年第1期流通数量反映了银元在流通领域中的地位,但由于当时统计资料的分散,更由于地方造币厂为地方利益而滥铸、盗铸及浮报、伪造统计报表,准确详实的铸币数量极难获得,仅能依据现有资料做出一般性的大趋势估计。彭信威先生认为:清末货币总量(包括中外银元、银锭、银角、铜币、纸币等)为20.97亿银元,“全国人口若以四亿计,每人约占五元二角四分”,如果以其中30%的货币在上海流通,则上海流通货币量有6亿元。①《银行周报》认为:自光绪十五年张之洞在广东开铸银元,到1913年底时,全国共铸银元约2.2亿元,小洋约铸2.3亿元。1913年至1916年,银元共铸1.8亿元,六年至七年,银元共铸约1.5亿元,小洋约铸0.8亿元。②则1918年合计银币产量约为8.6亿元。另有资料认为:在1915年初开铸新币时,时人调查应改铸的旧币数额为:银元206028152枚,五角银,二角1232860442枚,一角235004212枚。③则当时旧币的铸造数量约为2.75亿元。北洋时期银元铸造额据《北洋政府时期银元铸毁数目表》统计,铸造数目1141453035元,销毁数。④据此则1928年各厂已铸银元约为10.7亿元。另据《北洋政府时期历年铸造银元数目表》则为:铸造数目1743304437元。⑤此数大概含旧币改铸数。故数目偏多。《银行周报》1931年估计:中国铸造银币总数1627225000元,外币在中国流通之估计,中国流通银币总数1707225000元。⑥《中央银行月报》的1890—1932年鼓铸银币统计为各省造币厂铸造总额为1 746 304 427元。⑦由此可见30年代中期前中国铸造一元银币约在17—18亿元左右。在铸造约17—18亿银主币的同时,铸造的银辅币数据30年代早期不完全统计为,五角145582129枚,二角五分1140000枚,二角1386623516枚,一角244967161枚,五分5684159枚,三钱二分藏,一钱六分藏元136336枚,八分藏元125612枚,广东双毫1055247000枚,而闽铸二角则无统计数目。⑨而1918年后历年铸造的新银辅币数目,5角,二,一。⑩广东造币厂多铸双毫,其元年至十年历年铸造数目为87000千枚,109974千枚,41691千枚,22332千枚,19500千枚,197000千枚,402250千枚。⑾合计872747000枚。《广东经济年鉴》记载,自民国元年至1931年间广东造币厂共铸出双毫三亿七千多万元,⑿ 1918年北洋政府开铸新银辅币,本想依此统一银辅币,但是由于各地滥铸,种类繁多,新银辅币很快失败,银角极度复杂,而且价格不一,以上海为例,市场上有29种银角流通,且价格不一。老八开⒀十一角九分合银元一元,而老四开则十一角六,油板则分成二种,价格分为十二角左右和十六角二分,普通银角十二角左右,袁像八开十二角六,袁像四开十三角一分,袁像对开十三角一二分,十币三十角六,十花十二角五,九花十二角九,旗角十七角,厚边十一十六角六,私板十六七角,新九十二角,新十一二十角左右,新十二十三角五六分,新十三二十角余,老十二十三角五六分,老十三十三角六七分,汕头角十三角,福官局角十一角五六分,旗福十一角八九分,浙叉旗十二角二三分,药水角十六七角至二十四角五,铅角和铜角市面拒用,做旧四开看货论值。而这仅仅是在上海市面流通的银角,⒁全国各地所铸银角种类远远在此之上。相对而言,北洋政府注重于一元银币的铸造和统一,并在各地方造币厂铸造一元主币方面控制较严,当孙像和袁像银币在全国流通开来后,其成色和样式为全国各地普遍接受,因而地方军阀控制地方造币厂后,铸造一元银币已无利可图,或铸出后无法行使。因而各地普遍将视线转向政府控制并不严密的银辅币,一是北洋政府1918年才开始做出以新银辅币统一银角的努力,二是这种努力很快大败,因而滥铸劣质银角成为各地生财之路。其种类之多,让人瞠目结舌,⒂而且最终在东北和两广一度形成了以二角银币为主的小洋流通区,并在此区域内形成主币,一元银币反对银角有行市。据《财政年鉴》统计,历年各造币厂铸造的辅币折合新银辅币1角,⒃约0.14亿元。实际上,如加上地方军阀及各种私铸,当不下0.2亿元,甚至更多。张公权说:“根据财政部估计,一九一八年共有银元二亿五千万元,流通在全国。十五年以后,这个数目几乎增加了六倍。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