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流行艺术 Popular Art 流行的、短暂的、消费性的、廉价的、大批量的、年轻的、诙谐的、性感的、巧妙的、有魅力的和大商业性的.(Richard Hamilton) 相对于高雅的、精英的、严肃的、永恒的、独一无二的、气韵生动的艺术而言,它是通俗的、大众的、娱乐的、流行的、批量生产的、韵味消失的艺术。 通俗小说、流行音乐、女性杂志、娱乐电视、景观电影、大众摄影、明星文化等。 精英文化传统 马修·阿诺德(1822-1888):“优雅和人文价值的守护者”。1869《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文化——它内在于人类的心灵,又为整个社群所共享,它是美和人性的一切构造力量的和谐。 利维斯(1895-1978) :大众文明(电影、广播、流行小说、流行出版物、广告等)VS.少数人文化(伟大的传统-高雅的文学艺术);前者会使人在催眠状态下,向最廉价的情感引诱俯首称臣。 法兰克福学派:标准的、伪个性化的文化产业。 大众文化研究 威廉斯将文化理解为整个生活方式,事实上就将文化的概念与“艺术”分离开来,给大众文化的崛起开辟了理论空间。电视、电影、报刊、体育、娱乐、廉价小说、流行音乐等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表意实践活动,由此进入学院理论的视野,友善的分析很大程度上替代了过去一面倒的严厉批判。 基本问题:文化意义、文化认同、公共领域、意识形态等。 第八讲 通俗小说 ——日常生活的白日梦 一、概念、类型、功能与评价 出身卑微的小说 “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小说家被摒弃于“可观者九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之外,被断定是与“通万方之略”不相干的东西。 朱自清:“在中国文学的传统里,小说和词曲(包括戏曲)更是小道中的小道,就因为是消遣的,不严肃。不严肃也就是不正经;小说通常称作‘闲书’,不是正经书。……鸳鸯蝴蝶派的小说意在供人们茶余酒后的消遣,倒是中国小说的正宗。中国小说一向以‘志怪’、‘传奇’为主。‘怪’和‘奇’都是不正经的东西。” 小说流别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遂其流别,凡有三派:其一叙述杂事,其一记录异闻,其一缀缉琐语也。唐宋而后,作者弥繁,中间诬谩失真,妖妄荧听者,固为不少,然寓劝戒,广见闻,资考证者,亦错处其中。班固称‘小说家盖出于稗官’,如淳注谓‘王者欲知闾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然则博采旁搜,是亦古制,固不必以冗杂废也。” 古代小说:志怪、传奇、话本、讲史、神魔、人情、讽刺、狭邪、侠义、谴责等。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通俗小说 俗:名词,习俗、风气,“普通人的习惯生活方式”;形容词,凡庸、陈套。 从词义上讲,“通俗”有两层意思:一是“与世俗沟通”,二是“浅显易懂”。 其取材多在近时,或采之他种说部,主在娱心,而杂以惩劝。——鲁迅:《京本通俗小说》 通俗小说:通俗的、民间的、大众的小说。换句话说,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思所好所喜悦的东西。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 雅俗之分 古代通俗小说可以径称白话小说、章回体小说,其对立面是文言小说、笔记体小说。二者的雅俗分野泾渭分明,由文体的类型决定何为高雅、何为通俗。 现代通俗小说:相对新文学而言的市民大众文学(表达市民大众的喜怒哀乐,以市民大众的情趣为自己的作品的底色与基调 )。 当代:雅俗界限的模糊。 娱乐消遣 文学功能:娱乐消遣。 人们阅读通俗文化样式小说主要是为了有趣和娱乐,但我要提出,他们从这些文本中得到的东西比他们想像的要多。所有的文本都教给我们一些东西,无论是人类个性、动机、道德,还是关于爱的本质。我们读书,部分是为了从日常生存中逃脱出来,去通过他人间接地生活——去冒险,去会见各种有趣的人,去获得将会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好的洞察力。 ——【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 通俗小说热 80年代中后期。言情小说 :琼瑶 、亦舒 、玄小佛、严沁、岑凯伦等 ;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市井小说:王朔;侦探小说:柯南·道尔。 当今。玄幻小说:《哈利·波特》、《魔戒》、《星球大战》。 社会心理:生活的世俗化(卸下沉重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体验日常生活的丰富多彩) 创作意识:从载道教化到娱乐消遣,从思想价值到审美价值 。 读者期待:关注自我、崇尚实际、拒绝说教、着重感觉的人生态度和消遣娱乐、闲适享受、情感补偿、寻求刺激的阅读心理 。 立场 批判:大众的迷幻药(快乐原则+媚俗本性+市场利润) 它用开感情杂货铺的形式,以一种落入俗套的纯情化的现实诱导大众消费情感,按其所需地购买情感,并由此获得补偿。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大众文化其实是一个梦想的交易场所,是一个情感的消费场所。 —《大众文化批评》 其社会与意识形态功能,在于欺骗大众,让他们产生虚假信仰,接受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