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预
测
刘娟,贾怀京**
5
10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6)
摘要:2008 年我国网民人数超越美国,互联网大国的地位开始显现。互联网普及率是反映
一个地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指标,直接体现了互联网在该地区的扩散程度。本文在创新扩散
理论的基础上,通过 Bass 模型和 Logistic 曲线模型拟合 1997-2010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增长
趋势,对比得出 Logistic 曲线的拟合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意义。从普及率曲线的拟合结果,得
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饱和值将达到 79.4%,将在 2030 年以后实现。我国互联网扩散目前
处于“S 曲线”拐点附近,即将面对创新扩散理论中提出的后期大多数采纳者类型。
关键词:互联网治理;创新扩散理论;Bass 模型;Logistic 模型
中图分类号: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15
The Forecast of Internet Penetration in China -Based on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LIU Juan, JIA Huaiji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20
25
Beijing 100876)
Abstract: In 2008, the number of Internet users in China surpassed USA , which made China
stronger in the world. Internet penetration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directly reflecting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the Internet. Based on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this paper uses Bass
Model and Logistic Model to fit Chinas Internet penetration in 1997-2010. The result shows that
logistic curve is better in Internet penetration forecast. And the estimated maximun value of
Chinas Internet penetration will reach 79.4%, after 2030. Currently, Chinas Internet penetration
is near the inflection point in the S-curve, the late majority of adopters will be significant
Internet ueser group in the following years.
Key words: Internet Governance;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Bass Model; Logistic Model
30
0 引言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互联网(Internet)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一个国
家或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影响着它的经济增长和科技教育进步,要加快现代化建设,就必
须重视互联网能力的提高。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是研究一项创新在
35
40
社会系统中传播扩散的重要理论,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学者瑞安(Ryan)和格罗斯(Gross)
就已经将其应用在对伊阿华州杂交玉米推广研究中。创新扩散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埃
弗雷特· 罗杰斯(E.M.Rogers),他在 1962 年出版的一书《创新的扩散》[1]中集中阐述了
这一理论。
互联网作为现代社会新崛起的重要科技,无疑可以用创新扩散理论来描述和预测其发展
规律。Dieu Lam,Jonathan Boymal,Bill Martin(2004)[2]研究了 1997-2002 年间越南互联
网用户数据的变化情况,证明了互联网随时间的扩散符合稍稍拉长的“S”曲线。Luis Andres
作者简介:刘娟(1988-),女,硕士研究生,企业管理
通信联系人:贾怀京(1962-),男,副教授,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学、公司治理等). E-mail:
jhjia001@
-1-
等(2010)[3]收集各国互联网相关数据,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