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总复习语文基础训练:第五册第六单元(附详细教师解析).docVIP

高中总复习语文基础训练:第五册第六单元(附详细教师解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础训练三十 第六单元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庶几(jí) 莅中国(lì) 邪侈(chǐ) 赡养(shàn) B.商贾(ɡǔ) 便嬖(pián) 浡然(bó) 羽旄(máo) C.弓缴(zhuō) 胡齿乞(hé) 衅钟(xìn) 赴愬(sù) D.忖度(cùn) 檄文(xǐ) 搭讪(shàn) 墦间(fán) 答案:B 解析:A项“几”的读音为“jī”,C项“缴”的读音为“zhuó”,D项“檄”的读音为“xí” 2.下列句中带点实词属于活用的一项是( ) A.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B.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C.百姓闻王钟鼓之声 D.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答案:D 解析:D项“朝”为使动用法,解释为“使……朝见”。 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虽”字相同,两个“于”字不同。 B.两个“虽”字相同,两个“于”字也相同。 C.两个“虽”字不同,两个“于”字相同。 D.两个“虽”字不同,两个“于”字也不同。 答案:D 解析:两个“虽”分别解释为“即使”“虽然”;两个“于”分别解释为“到”“和……比”。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译文:他的妻子问跟他一起吃饭的都是些什么人,(他就说)都是有钱有地位的人。 B.吾将目间良人之所之也。 译文:我要去看看丈夫的住所到底是什么样。 C.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译文:清早起来,(妻子)便拐弯抹角地跟踪丈夫,走遍整个都城,(发现)没一个人停下来与他招呼交谈。 D.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译文:这就是他天天酒足饭饱的方法。 答案:B 解析:B项“所亡”应译为“所到的地方”。 二、(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5—6题。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下列各项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不敏:不聪慧,不通达 B.俯不足以畜妻子 妻子:妻子和儿女 C.申之以孝悌之义 孝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 D.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是故:(由于)这个缘故 答案:D 解析:D项“是故”解释为“所以”。 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在此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的主张,这正是孟子的目的所在。 B.孟子在谈话中首先从“养”“教”两个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内容,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 C.为了进一步说服齐宣王,孟子在谈话中还提出了从田宅桑畜直到礼义庠序的王道仁政模式图。 D.孟子的这一番谈话,充分体现了善于论辩、富有气势的特点。 答案:B 解析:B项“教”与“养”关系颠倒。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安页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安页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7.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档评论(0)

南柯一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