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并联零折射率谐振腔诱导的超深阻带.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并联零折射率谐振腔诱导的超深阻带# 李云辉,董志迪* (同济大学物理系,上海 200092)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摘要:本文研究了与量子自发辐射干涉相消(SEC)效应类似的两个并联的零有效折射率材料 (ZIM)共振腔之间的干涉效应及其超深阻带。仿真和微波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干涉产生的 极深阻带可达-70 dB,而结构本身不受半波限制,有效面积仅为 0.5cm2。进一步的电场和表 面电流分布的研究证实了极深阻带的产生是由于干涉相消效应。这种在小型滤波器中实现深 阻带的方法在微波和光通信领域内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特异材料;零折射率;超深阻带 中图分类号:O441 Ultra-deep stopband induced by two parallel resonators consisting of zero-index metamaterials LI Yunhui, Dong Zhidi (Department of Physics,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wo parallel zero-index metamaterial based resonators that mimic spontaneous emission cancellation (SEC) effect are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It is found that an interference induced stopband as deep as -70 dB can be observed in a microstrip SEC structure whose size is even less than 0.5cm2. More simulations about the electrical field distributions demonstrate intuitively the underlying physics, i.e., the destructive interference between two parallel zero-index metamaterial based resonators. Our method of realizing ultra-deep stopband properties in a miniaturized filter may fi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both microwave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Keywords: metamaterial; zero-index; ultra-deep stopband 0 引言 近些年来,一些类量子效应由于其独特的性质而被人们广泛关注[1-5]。2008 年,张翔 课题组理论上提出通过由金属等离激元特异材料构成的“明”、“暗”态人工原子之间的耦 合来实现类电磁感应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简称 EIT)[1- 3]。2009 年,H. Giessen 等人实验研究并证明了这一设想。紧接着,人们又提出用金属渔网结构和开 口环来实现特异材料中的类电磁感应透明现象,并验证了其中的慢光效应[4, 5]。与在气体 原子系统中观察到的实际的 EIT 效应相比,这种基于固体金属材料的设计开辟了制备超小和 低损耗的光学器件的新途径,也更加易于和其它集成光学元件的集成。另外,EIT 效应在广 义上也可以认为是 Fano 共振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很多不同体系中,都观察到了 Fano 型共振, 如,人们在表面等离子体微结构,在类圆环、圆盘的金属结构、由金纳米线构成的一维金属 光子晶体和用嵌入“金属原子”组成的周期性圆孔阵列中都观察到了非对称的 Fano 线型 [6-9]。 与 EIT 光谱中出现一个窄的透射窗口相反,在一些量子和经典系统中人们发现利用两个 不同的原子的自发辐射[10, 11]通道之间或两个不同共振路径之间的干涉相消 [12, 13],可以 构造出一种深阻带隔离器。更重要的是,这种奇异的深阻带现象并非如光子晶体带隙一样源 于多个界面之间的多重散射,而是由两个不同的辐射或者共振通道之间的干涉而产生。因此,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基金)(200802471091) 作者简介:李云辉,(1978-),男,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人工电磁微结构,光子晶体,特异材料。E-mail: 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