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网上支付调查报告
2006年10月
目 录
1 概念说明 4
1.1 电子支付的定义 4
1.2 网上支付的定义 4
1.3网上支付服务商分类 5
2 中国电子支付平台产业分析 5
2.1 电子支付市场竞争发展态势 5
2.1.1 电子支付渠道渗透与工具创新化发展 5
2.1.2 中国银联电子支付市场最新举措 6
2.1.3 对多元化支付市场,银行应会主动出击 7
2.2 支付产业链将生变局 7
2.3 第三方支付崛起加速洗牌 8
2.4 网上支付——饼已经做大 9
2.4.1 网上支付产业中国发展历程 9
2.4.2 阻碍网上支付发展的因素分析 10
2.5 中国支付体系概况 11
3中国网上支付市场总体情况分析(个人用户市场) 12
3.1中国网上支付市场规模发展及预测 12
3.2中国网上支付市场总体结构情况 13
3.3中国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发展及预测 14
3.4中国网上支付用户每人年均网上支付金额 16
3.5中国网上支付用户每人年均网上支付次数 16
4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分析 17
4.1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支付流程分析 17
4.2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市场规模及预测 18
4.3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市场规模占网上支付市场规模的比例 19
5中国网上支付用户调研情况分析 19
5.1网民对网上支付的态度 19
5.2网民再网上消费时使用过和最常使用的支付方式 20
5.3网民不使用网上支付的原因 21
6中国主要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介绍 21
6.1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分类 21
6.2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企业情况 22
6.2.1 联电子支付有限公司CHINAPAY 23
6.2.2 首信易支付公司 25
7 美国支付市场概况 27
7.1 市场规模 27
7.2 支付基础设施介绍 27
7.3 第三方独立发卡和清算机构 28
7.4 美国网上支付的监管 29
7.5 中国同美国网上支付发展的比较 29
图表目录
图表 1 中国网上支付市场规模发展及预测(个人用户) 12
图表 2中国网上支付市场结构情况 13
图表 3 中国网上支付市场结构情况 14
图表 4 中国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发展及预测 15
图表 5 中国网上支付用户数占互联网用户数的比例 15
图表 6 中国网上支付用户每人年均网上支付金额 16
图表 7 中国网上支付用户每人年均网上支付次数 17
图表 8 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支付流程图 17
图表 9 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支付步骤 18
图表 10 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交易额发展及预测 18
图表 11 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市场规模与网上支付市场规模的比例 19
图表 12 网民对网上支付的态度 20
图表 13 网民在网上消费支付方式分析 20
图表 14 网民不使用网上支付原因分析 21
图表 15 网上支付方式分类 22
图表 16 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列表 22
图表 17 ChinaPay业务流程图 23
图表 18 首信易BtoC网上支付交易流程图 25
1 概念说明
1.1 电子支付的定义
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通过电子终端,直接或间接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电子支付的业务类型按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
1.2 网上支付的定义
网上支付是电子支付的一种形式。广义地讲,网上支付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银行所支持的某种数字金融工具,发生在购买者和销售者之间的金融交换,而实现从买者到金融机构、商家之间的在线货币支付、现金流转、资金清算、查询统计等过程,由此为电子商务服务和其它服务提供金融支持。
1.3 网上支付服务商分类
目前的网上支付服务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网上银行业务为主的传统银行支付服务商;第二类是以卡组织/独立第三方(如阿里巴巴-支付宝等)组成的第三方支付厂商;第三类是电信/广电等网络运营商为基础的其它支付服务商(如中国电信-互联星空)。
2 中国电子支付平台产业分析
在全球,中国的支付系统电子化并不落后,有些金融市场甫一建立就站在全电子化的高起点,如证券和期货的清算系统。当前,我国又将建设以影像技术为支撑的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今年底前部分地区进行互通试点,
2007年年中完成全国推广应用,从而实现支票全国通用。该系统是继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之后我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还提出下一步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步骤,包括开发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及业务监控系统,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