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复习课件: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课件·(人民版).ppt

复习课件: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课件·(人民版).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0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萌生的条件 历史遗产:明末清初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的深刻影 响和启迪。 严峻现实: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迫使有志之士去救亡图存。 学习方向:从“开眼看世界”到“中体西用”,学习西方 逐步深入。 推动力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 产阶级壮大。 人才培养:近代教育的发展和派遣留学生出国促进了 西学的传播。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 (1)背景: (2)代表: (3)思想: (4)评价: 开眼看世界 洋务运动 08高考真题 08高考真题 09高考趋势 从高考命题看考查中国近现代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实践影响,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具体状况互为背景分析问题,联系中外近现代历史和当今重大时政热点分析问题等,都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角度 问题探究3:19世纪90年代,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他们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各自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三早期维新派 严复:系统介绍西学第一人 (1)翻译西学著作 《天演论》 赫胥黎 生物进化论 《原富》 亚当·斯密 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法意》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政治理论 (2)提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说 自由 —— 目的、价值—— 体 民主 —— 手段、保障—— 用 (3)温和的现实政治主张,主张教育“开启民智” 评价三民主义 它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1)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2)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3)在其指导下,制定出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宪法》(1912年) 三民主义”是否具有局限性? 1、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对帝国主义和汉族地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2、民生主义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对孙中山民主思想的评价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大大超越了君主立宪制,具体表现为:从其最终的目标来看,它能够保障人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从实现政治目标的途径看,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 局限性:只是代表广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内容. 6、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 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7.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 ②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 ③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④他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9、小说是社会的缩影。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给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有 ①封建礼教遭到猛烈抨击 ②近代文学发生重大变化 ③先进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民主 ④初步认识到劳工的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 “自权利之祸于人心,破家族,削亲权,乱男女,蔑尊卑长幼,尽弃吾中国数千年之礼俗教治,而从事于其所谓平等自由之说。”材料反映了道学先生对哪一历史事件后社会变迁的不满 A.鸦片战争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05广东9)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nzh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