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1947年正处于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阶段,还不能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已成定局;国统区不可能开始土地改革;当时战争胜负未定,民主政府成立条件不成熟,A、C、D三项错。由诗中“举国艳说新民主”“南天民变”等说明蒋介石政府政治上陷入孤立。 19.(2010·福州模拟)下图是1948年5月在一次“漫画月展”上展出的名为《支持得住吗?》的漫画。对此最为准确的理解是 ( ) A.反映了在抗日战争后期日本侵略者节节败退的事实 B.反映了内战爆发后,解放军难以抵挡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C.反映了国民党军队主力被基本消灭后,南京政府难以支持 D.揭示出国民党军队难以支持的局面,预示解放战争必胜定局 【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抗日战争1945年即告结束,因此A项错误;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发生在三大战役结束之后,即1949年初,故C项错误;根据漫画可判断图中人物蒋介石被解放军打得断腿伤臂,溃不成军,难以支持,因此选D项。 20.(2010·宿迁模拟)作为中央电视台热播大剧《解放》的历史顾问,你认为下列设计的剧本台词,有误的一项是( )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三大战役是蒋家王朝走向灭亡的转折点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三大战役并不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蒋家王朝走向灭亡的转折点应是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B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20分,第22题20分,共40分) 21.(2010·长沙模拟)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国际交往中代表了一个国家。进入20世纪后,中华大地政权不断更迭,国歌也几度易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的《中华民国国歌》,歌词是:“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这首国歌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追赶世界潮流,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 材料二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中华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人民发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呼声。 材料三 1949年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出面召开了一次协商国旗、国歌等问题的座谈会。会上,有人认为《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妥,最好修改一下歌词;有人认为可暂用作国歌;有人则认为应该完整地保留作为国歌。最终,大家觉得完整保留为好。 请回答: (1)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试从政治、经济角度说明当时所呈现的新气象。(6分) (2)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人们发出这一呼声的原因。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的突出表现是什么?(6分) (3)你认为原封不动地采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在新时代,你怎样理解“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4分) 【解析】本题以“国歌”为主题切入,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实际是回答推翻清朝及其影响;第(2)题可结合30年代日本的侵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回答;第(3)题言之有理即可;第(4)题应在考虑时代主题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分析。 答案:(1)政治上: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侵华,中华民族出现严重危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意在让我们不忘历史,居安思危。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要团结一致,努力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2.根据下列提示,完成有关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专题三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副对联:“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此联充分说明( ) ①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 ②太平天国领袖具有封建意识 ③太平天国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 ④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选修6.2 环境污染与防治(人教版·江苏专用).ppt
- 2012版高中化学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3金属及其化合物(人教版·通用).ppt
- 2012版高中化学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讲座2 元素“位”、“构”、“性”之间的相互推断(鲁科版·安徽专用).ppt
- 2012版高中生物全程复习方略课件:IB2.1生物科学与农业(浙科版·浙江专用).ppt
- 2012版高中物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讲座4 计算功的常见方法(新人教版·广东专用).ppt
- 2012版高中物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讲座4 计算功的常见方法(新人教版·江苏专用).ppt
- 2012版高中物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讲座8 创新性实验的处理思路(新人教版·浙江专用).ppt
- 2012版高中英语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Units1-4(译林牛津版选修11)江苏专用.ppt
- 2012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逍遥游(节选)》《滕王阁序》(第四册)(人教大纲版).ppt
- 2012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 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新人教版·山东专用).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