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S-C画幅与全画幅的区别与选择(免费).docVIP

APS-C画幅与全画幅的区别与选择(免费).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PS-C画幅与全画幅的区别想知道为什么APSC画幅机器没有全画幅机器拍人像虚化效果更理想么,读了本文希望对大家在理论上有所收获。文章开头部分为我在网上转载的某达人的文章,看过之后通过自己的计算验证了他的说法。在评价数码相机等小片幅机器镜头的成像,包括视角和景深、焦外成像效果,将其与全幅机器相比较时,其等效焦距、等效光圈值都要用原值乘上“等效倍率” 例如,一个50/f1.4的标准镜头安装在等效倍率为1.6的APS-C机器上,等效焦距和等效光圈是80/f2.24。 这个等效光圈只影响景深、焦外成像效果,不影响曝光量。 本人是做技术工作的,对各种技术原理都比较感兴趣,又爱好摄影,所以就认真研究了一下相机的焦距、光圈、景深之类的参数之间的关系。或许正是因为搞技术的思维习惯的原因,摄影玩儿了有些年头了,拍片总是没大长进,总觉得入不得门,但一谈起技术方面好像倒经常是一套一套的。好吧,闲话少说,开始正题。 本人过去玩儿135胶片机。第一台数码相机是02年买的Canon G3。看着说明书上:焦距:7.2-28.8mm(等效于135机35-140mm);最大光圈F:2.0-3.0。觉得参数真不错,照人像一定好。只有点儿奇怪:为什么最小光圈只有8,而不是一般135机的22或更小?能保证照风景所需的景深吗?想想看,片幅变了、焦距变了,景深肯定变。但是会怎么变?跟过去的经验有什么关系?搞不清楚。不管它,先玩儿起来再说。等用G3拍了些片子才发现,跟最初的猜想正好相反。照人像时无论光圈开多大,背景总是不够虚;可拍风景,景深真是不错!看看这张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的照片,用的是f=7.2mm(等效35mm),F=2.2,从近处的地面一直到最远处的顶棚和铁轨都是那么清楚。 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 Canon Powershot G3 f=7.2mm(等效35mm) F=2.2 看来需要认真了解一下是怎么回事儿了。上网上找找文章,看到有一篇说是同一个镜头,装在全幅机器上与在APS-C机器上成像是相同的,APS-C机器只是截取了其中一部分,因此景深是一样的。见: /showarticle.php?page=4&id=736 下面一段是引自这张帖子 引文: 三、景深与透视关系 由于出现了等效倍率的概念,那么这个等效倍率是否对画面的景深和透视关系也有影响呢? 前面说了:感光器件面积的减小,实际上相当于在全画幅中切割下中央部分。那么对于画面而言:只要拍摄机位不发生变化,景深和透视关系没有发生变化。比如EF 85/1.8 USM,安装在EOS 10D上,等效于136/1.8镜头。但是在同样机位使用 [EF 85/1.8 USM + EOS 10D] 和 [EF 135/2L USM + EOS 1Ds] 拍摄,这个136/1.8的景深和焦外成像依然是85/1.8的景深和焦外成像效果,并不能等同于135/2的景深和焦外成像效果。 归纳如下: 等效倍率的出现,除了改变有效视角外,不改变三个主要参数:最大光圈、景深、透视关系。 引文完。 这说法好像有点儿似是而非,说是85/1.8不能等效于135/2好理解,但85/1.8装在APS-C机器上,输出成照片时放大倍数要更大一些,景深效果真的相同吗?看来还得从基本的景深公式出发来思考: 景深公式(有许多种表达方式,但都是等效的): S=u*f*f/(f*f-F*C*u) R=u*f*f/(f*f+F*C*u) 其中: F:光圈; C:可接受的弥散圆直径; u:准确对焦的物距; f:镜头焦距 S:可清晰成像的最远距离。大于u。从u到S之间的距离又称为后景深 R:可清晰成像的最近距离,小于u。从R到u之间的距离又称为前景深 R到S之间的距离范围是总的景深。 *:代表乘号。 从几何光学的原理看,只有距离为u的物体才能在胶片平面上准确对焦,在此距离之外的任何一个“点”在胶片平面上的成像都会扩展为一个小小的圆盘,称为弥散圆。如果这个弥散圆太大了,就会模糊成一片而不能清晰成像。这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表示。为了更简单明了,我们就不讲镜头的什么前主面、后主面,简单的当做只有一个主面了。 图中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近似为镜头焦距f;Pu表示可以准确对焦的物平面,与镜头的距离是u;Pr是可以清晰成像的最近物平面,与镜头的距离是R;Ps是可以清晰成像的最远物平面,与镜头距离是S。从图上看到,Pu上的一个点发出的光通过镜头孔径后正好聚焦在胶片上形成一个点;Pr上的一个点发出的光通过镜头孔径后的焦点在胶片后面,在胶片上的成像是一个直径为C的小圆;Ps上的一个点发出的光通过镜头孔径后的焦点在胶片前面,然后又散开为一个直径为C的小圆在胶片上成像。 在这里所谓“可清晰成像”的含义就是指处于景深范围内的任一个点在胶片上成像的弥散圆直径小于可接受的C。 从这个公式看到影响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