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生物力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椎间盘生物力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骨伤科教研室 赵京涛 讲师 2006-03 椎间盘解剖结构 32椎骨 23椎间盘 (1-2颈椎、骶尾椎无) 组成:软骨终板 纤维环 髓核 软骨终板 圆形细胞构成 椎体上下各一个 厚度平均1mm,中心区变薄呈半透明状 许多微孔,髓核水分和代谢产物通道(可被视作半渗透膜) 无血管组织、无神经组织,不能自行修复 同一椎体上下软骨终板面积不同 腰1-4每一椎体下软骨终板前后径、面积较上为大,腰5相反 形状:腰1、2,肾形 腰3-5,椭圆形 纤维环 外、中、内三层 外层:胶原纤维带 内层:纤维软骨带 各层之间有粘合样物质,牢固结合,而非交叉穿插 细胞排列与分层的纤维方向一致 纤维环 厚度:前侧、两侧最厚,相当于后侧2倍 后侧最薄 排列方向:同心环状多层结构 前侧:外中内各自平行,斜向两椎体间, 纤维相互交叉重叠30-600 ,呈X形 后侧:更复杂分层排列 纤维环的板层结构可对抗机械应力 防止脊柱结构单位异常运动 其内部高压力特性与汽车轮胎极其相似 髓核 出生后,大而软,椎间盘中央 成人,椎间盘偏后 面积:椎间盘横断面50-60% 水含量:75-90%,随年龄变化 椎间盘营养 1、纤维环 外中层,椎体周围小血管(起自脊椎动脉) 2、软骨终板 椎体松质骨骨髓直接获取 3、髓核 软骨终板渗透 脊柱功能 1、支持和传递 支持头颅和躯干,并将载荷传递至骨盆 2、使头颅和躯干能在三维空间内 完成较大范围生理活动 3、保护 脊髓、胸腔、腹腔、盆腔脏器 脊柱的功能单位 FSU Functional spinal unit 活动节段 相邻的两节脊椎 及其间的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和韧带等 椎间盘功能 1、保持脊柱高度 2、连接两椎体,并使椎体间有一定活动度 3、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力 4、弹性结构,力传导和缓冲作用 5、维持侧方关节突一定的距离和高度 6、维持椎间孔大小 7、维持脊柱生理曲度 软骨终板功能 1、保护 椎骨在承受压力下免于发生压迫性骨萎缩 2、通道 椎体与椎间盘之间的液体 营养的交换,通过软骨盘进行 髓核功能 1、突受外力时,吸收震荡作用 2、脊柱运动支柱,类似轴承作用 3、应力平衡 纤维环功能 1、使上下椎体互相连接,保持脊柱运动时的稳定性 2、少许弹性+特殊分层排列,脊椎间有一定活动度 3、在前后纵韧带加强下,限制脊柱活动 4、保护髓核组织的液体成分,维持其位置和形状 5、吸收震荡 椎间盘力学特点 一、椎间盘内压 1、Gocke 1932 将髓核浸入液体后其重量增加了1倍 髓核可通过吸收液体使自身内部压力升高, 可能是腰突症原因 2、Nachemson 1950 针式传感器从主应力三个方向测内压 正常或接近正常的髓核处于流体静压状态 正常椎间盘内压为轴向压缩载荷1.3-1.5倍 外载荷达2000N之前,内压与外载荷呈线性关系 垂直压应力约为外载荷50% 切向应力与张应力高达4—5倍 3、 Nachemson 剪切、扭转、前屈、后伸载荷作用与椎间盘内压变化和髓核含水量关系 承载量相同 椎间盘内压从上腰段至下腰段逐渐减小 1964,椎间盘内压活体测量 各种姿势和完成动作时内压 二、椎间盘受压特性 1、椎间盘在低载荷时,主要提供脊柱柔韧性 随载荷增加而加大刚度 高载荷时提供稳定性 2、高载荷并不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 而椎体破坏 3、不突出,但纤维环向四周膨出,前方明显 三、椎间盘拉伸特性 1、无论哪种载荷,某一部分总会产生张应力 2、抗拉强度: 前部、后部最高 侧方相对较低 纤维环中央部分、髓核最低 纤维环:沿纤维走行方向是水平方向3倍 *

文档评论(0)

quji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