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折线法陡坡路堤稳定性分析示例 请用剩余下滑力方法分析下图所示的折线坡上路堤的抗滑稳定性。已知: 1) 路堤的几何参数如图所示,其中: 2) 土的参数为: , , ; 3) 作用在路堤上的超载 ; 4) 抗滑安全系数 。 第七节 陡坡路堤的稳定性分析 第七节 陡坡路堤的稳定性分析 计算: 1) 首先求土块①的剩余下滑力; ①的面积:S1=1/2(4+6)×2+1/2×6×6=28 m2 ①的重量:G1=28×18=504 kN/m ①的抗滑力:R1=1/K[(G1+q?b1)cosα1×tg?+c?L1] =1/1.25[544×0.707×0.268+10×6.0/0.707] =150.36kN/m ①的下滑力:T1=(G1+q?b1)sinα1=544×0.707 =384.608 kN/m 所以,①的剩余下滑力为:F1=T1-R1=234.25 kN/m 第七节 陡坡路堤的稳定性分析 2) F1当作外力,求土块②的剩余下滑力; ②的面积:S2=4×8=32 m2 ②的重量:G2=32×18=576 kN/m ②的抗滑力:R2=1/K[(G2+q?b2+F1×0.707)×tg?+c?L2] =1/1.25[781.61×0.268+10×4.0] =199.58 kN/m ②的下滑力:T2=F1×0.707=234.25×0.707 =165.61kN/m ②的剩余下滑力为:F2=T2-R2=-33.97 kN/m0, 也即①和②可以自平衡,所以令F2为0,不带入下块计算。 第七节 陡坡路堤的稳定性分析 3) 求土块③的剩余下滑力; ③的面积:S3=1/2×8×8=32 m2 ③的重量:G3=32×18=576 kN/m ③的抗滑力:R3=1/K[G3×cosα2×tg?+c?L3] =1/1.25[576×0.97×0.268+10×8.0/0.97] =185.8 kN/m ③的下滑力:T3= G3×sinα2=576×0.242 =139.4 kN/m ③的剩余下滑力为:F3=T3-R3=-46.4 kN/m0 4) 因为③的剩余下滑力小于0,折线路堤满足抗滑要求。 第七节 陡坡路堤的稳定性分析 附录 土力学学科发展 供参考 土力学学科发展简介…1 1.前古典期 即18世纪,其代表是基于“天然坡度”及填土单位重量的经验土压力理论。 2.古典土力学的第一阶段 从大约1800年人们普遍接受Coulomb的研究成果到1862年Rankine的著作的出版为止。其特点是:假设c=0,同时认为?是松散填方的天然坡度,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又被认为是开挖粘土的长期稳定表面坡度。 Collin(1864)单独把粘聚力看做是粘土在破坏瞬间的强度。 Alexandre Collin(1808~1890),法国人,毕业于Ecole理工大学,1833年被任命为勃艮第(Bourgogne)运河的桥梁公路工程局工程师。1855年之后,担任在奥尔良(Orleans)和卢瓦尔(Loire)担任主任工程师。在水文和灌浆技术等工程领域著述颇丰。 土力学学科发展简介…2 1736.6.14生于法国Angoul,1806.8.23卒于法国巴黎。 Coulomb对土木工程(结构、水力学、岩土工程)以及自然科学和物理学(包括力学、电学和磁学)等都有重要的贡献。1774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被称为“土力学之始祖”。 库仑 Charles Augustin de Coulomb (1736~1806) 土力学学科发展简介…3 1820.7.2生于苏格兰爱丁堡,1872.12.24卒于苏格兰格拉斯哥。 Rankine被后人誉为那个时代的天才,他在热力学、流体力学及土力学等领域均有杰出的贡献。1855年后,Rankine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土木工程和力学系主任。185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一生论著颇丰,共发表学术论文 154 篇,并编写了大量的教科书及手册,其中一些直到 20 世纪还在作为标准教科书使用。 朗肯 William John Maquorn Rankine (1820~1872) 土力学学科发展简介…4 3.古典土力学的第二阶段 其特征是:一系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1款奥迪(Audi A4) Fitting Locations Earth points.pdf
- 2001款奥迪(Audi A4) Fitting Locations-individual control units.pdf
- 2001款奥迪(Audi A4) Fitting Locations-Main fuse,connector points,relay carriers,fuse box.pdf
- 基于多参数公共空间频率模式算法的脑电特征提取.Pdf
- 基于关联规则理论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挖掘模型.pdf
- 基于光电传感器的路径检测试验.pdf
- 基于光电传感阵列和摄像头的寻线控制算法.pdf
-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骨密度参数检测.Pdf
- 基于蓝牙技术的智能车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pdf
- 基于嵌入式Linux 的机车故障诊断系统研究设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