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2007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反映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城市化战略导向的新方向是建设( ) A.内陆型、外贸型城市 B.节约型、生态型城市 C.沿海港口城市 D.经济特区 B 【解析】注意两型社会的概念,还有设问“新方向”,C、D是改革开放初期就有的,不属于“新方向”。 20.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B.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互联网比其他媒介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 D.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互联网特点的理解,四个选项都是特点,结合题干材料就可以看出其最大的特点。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中国开始出现近代报刊,如《申报》《国闻报》《时务报》等。 材料二:以下是两幅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风貌的照片:图一为20年代初的女学生打扮,图二为30年代一些上海男子在与洋人的交往中的合影 【解析】第(1)问只要找到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具体表现即可,第(2)问要根据课本知识回答服装发生变化的原因,第(3)问要考虑到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主要原因还是欧风美雨的影响,但农村因为相对闭塞所以受西方影响小,所以农村的变化肯定就是微弱的,传统的东西还会很强大。 【参考答案】(1)观看电影、租界建花园洋房、西餐馆开业、铁路修建、阅读报刊、八国联军、义和团抗击、乘坐轮船、革命党人。(任选四个即可) (2)历史信息:20年代的上海女学生多穿各式旗袍,也有穿中国传统褂子的;与外国人交往的中国男人有的穿西装,有的则穿传统的中装。 说明:当时的中国人受西方服饰的影响,有的直接穿西式服装,有的则在中式服装上进行改进,如旗袍的式样等;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有一些中国人穿着较为保守;反映了中西文化相互共存、相互交融的过程。 (3)当时中国农村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处于封闭状态,流动性差,几乎没有受到外国文化的冲击,传统、保守观念根深蒂固。 * 2013’名师导学·新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 历史(十一)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1863年李鸿章上折称:“查上海通事一途获利最厚,于士农工商之外别成一业。其人不外两种:一、广东、宁波商伙子弟,佻达游闲,别无转移执事之路者,辄以学习通事为逋逃薮;二、英法等国设立义学,招本地贫苦童稚,与以衣食而教肆之。”据此,“通事”一业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近代教育的发展 B.对外交往的需要 C.社会转型的推进 D.社会矛盾的激化 C 【解析】材料中指明了“通事”一业从业人员来自富商子弟和英法等国招收培养的本地贫苦儿童。这说明此业的出现与商品经济发展和西方对华经济侵略有关,这反映了19世纪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新现象。所以答案为C项。 2.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对此材料解析正确的是( ) 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 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 C.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D.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 C 【解析】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的信息,故A错误;洋务运动时期,电灯还没有出现,故B错误;上海市民一直反对使用近代科技的说法显然错误。材料表明,近代中国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尽管开始的时候人们对它一度产生了恐惧。 3.1908年,上海《图画日报》上刊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乡下私塾先生前往城里的新式学校任教,把电灯当作鬼火,吓得彻夜未眠;讲解新教材的课文时牵强附会地把孟德斯鸠当作曹操(字孟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 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 C.启蒙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D.西式教育取代了中国的私塾教育 B 【解析】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4.下图所示照片拍于1905年,照片中的人骑在木制的自行车上,但该车没有链条,估计无法运动。该照片反映出晚清( ) A.普通民众对洋货的抵制 B.普通民众对新式交通工具的崇尚 C.自行车已逐渐走向普及 D.代步工具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B 【解析】在当时,自行车是新式交通工具,图中的木制自行车应该是一个仿制品,这表明当时的普通民众对新式交通工具的崇尚。故答案为B项。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9版高中化学全程学习方略(选修5):教师卷(山东科技版).pdf
- 2012版高中政治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3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大纲版).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 3.2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7(人教版必修1).ppt
- 2012年高考化学复习课件 第51课时合成材料(大纲版).ppt
-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压轴卷 物理试题.doc
- 2013版英语一轮精品复习学案:Unit5《Theme parks》(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3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教案: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第1讲 平行截割定理与相似三角形.doc
- 2013高考数学人教B版课后作业:11-1 算法与框图.doc
- 2013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课件 文.ppt
- 2013届高三复习化学课件 第9单元39讲_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浙江).ppt
- 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doc
- 陕西省长安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doc
- 2013高考物理总复习单元测试7:机械能.doc
- 生物2013年高考复习课件:必修1 第3章 第1、3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ppt
- 2013高三复习课件:第5讲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人教版).ppt
- 数学:1.2.1《组合》课件(新人教版A选修2-3).ppt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九章 第二讲 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doc
- 数学:第二章《函数》检测(文)(旧人教版).doc
- 201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新课标版配套训练:必修1 第1章 第1节地球与地图.doc
- 四川成都市2013届高三摸底考试(物理)word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