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讲坛整理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糖尿病讲坛之1 糖尿病是一种“病”吗?什么是糖尿病? 荣海钦 教授 山东省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暨医院 糖尿病一词在我国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在中国传统医学文献中并没有“糖尿病”一说,它是从西方医学词汇diabetes mellitus直接翻译过来的,更确切的应该译为“蜜尿病”。实际上,我们现在称为“糖尿病”的这种病的基本临床特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人类早在3000多年前就知道了。我国比较古老的医书《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就有多饮、多尿的记载,后来的文献又加上了多食,这合起来就构成了“消渴”的三大症状。与今天所说的糖尿病“三多一少”几乎完全吻合。在埃及出土的公元前约1500年的纸莎草上记载的症状也有类似情况。公元前400年的古印度医学文献中就有了“蜜甜尿”的描述。所以该病的命名其本意即是有“三多一少”症状者的尿中有甜的物质排出。直到二百多年前西方人才搞清楚这种“甜物质”是葡萄糖。虽然人类对糖尿病的认识有3000多年了,但只是停留在皮毛上。只有在发现并提纯胰岛素以后,才真正进入了认识其本质的“后胰岛素”时代。 糖尿病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与各种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连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也有一些权威学术机构将其定义为一组以胰岛素分泌、作用或二者均有缺陷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国内《内科学》教科书定义为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最新出版的《糖尿病词典》将糖尿病定义为由于机体不能利用葡萄糖供能所导致的高血糖状态。在1型糖尿病,胰岛细胞不能再制造胰岛素致使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代谢供能;在2型糖尿病,不但胰岛细胞不能制造足量的胰岛素而且机体也不能正确使用胰岛素。 所以由于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公认该病不是唯一病因所致的单一疾病,而是复合病因的综合征,与遗传、自身免疫和环境因素有关。但只要是糖尿病,就有糖代谢的紊乱,出现高血糖症,而与尿中有没有糖没有关系,不要顾命思义一定要寻找尿糖。 糖尿病讲坛之2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 荣海钦 教授 山东省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暨医院 20多年前,即使在成年人中恐怕知道糖尿病的人也不太多,但是今天不但成年人,甚至从学龄前的孩子口中也常可听到“糖尿病”这三个字。可见糖尿病确实已经成为今天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有重大影响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预测的结果是:1994年全球糖尿病患者1.2亿,1997年1.35亿,2000年1.75亿,2010年2.39亿,2025年将突破3亿。显然世界各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都在急剧增加。 我们也可从中国的数据来看,1980年全国14个省市30多万人口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为0.67%。但在以后几次调查中显示发病率不断上升,如1989年达到2.02%,1994年2.51%,1996年3.21%。近十年我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调查,但据专家们估计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可能超过了5%。当然,内地与沿海,城市与农村,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发病率是有差别的。但事实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确实是逐年升高,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 糖尿病患者的构成主要是1型和2型。近年来,虽然世界各地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但其增加的速度远远不及2型糖尿病,我国也是如此。我们常说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首先要有遗传易感基因的存在。难道在最近二三十年中人类的基因有了重大变异吗?显然不是。主要还是所谓“环境”因素的重大变化所致。本人认为可以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个体环境三个层面上分析原因。 我们目前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可以说是不断恶化。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大量林木砍伐、矿产采掘等导致水土流失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大量工业废物、废气、废水排入自然界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目前所知至少有几十种“环境激素”存在,通过食物、饮料、接触、呼吸等途径直接进入我们体内干扰正常的内分泌与代谢过程。可以说自然环境中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有害因子目前对人类健康有着不可低估的损害,不但和糖尿病的高发有关,而且对癌症、心血管病、不孕不育等都有影响。 我们的社会环境与20多年前相比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由于社会保障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明显延长,逐步进入老龄社会。这也是糖尿病发病率增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其次是超重肥胖人群的比例也是逐年升高,这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还有就是与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比起来,在近年来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工作、学习、升学、就业、晋升等竞争激烈,普遍压力增大、精神紧张;由于科技进步和机械化、自动化的实现,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各种服务业人员的体力劳动大大减

文档评论(0)

PPT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