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语翻译http://www.zhubajie.com/topic/613/
第 16卷 第4期 扬 州 职 业 大 学 学 报 Vo1.16 No.4
2012年 12月 JournalofYangzhouPolytechnicCol1 Dec.2012
从标识语翻译看城市旅游语言环境的建设
以扬州市标识语为例
邵 红 万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摘 要:标识语是城市的语言名片,但公共标识语翻译现状不容乐观。文章以扬州市公共标识语翻译语
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拼写错误、中式翻译、译文不一致、拼音使用不
当和语用失误等五方面揭示标识语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探讨有效促进旅游语言环境建设的五大对策:统
一 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标准;筹建双语或多语标识语的语料库;洋为中用,谨慎为之;成立标识语纠错机构;借
鉴国内成功经验。
关键词 :公共标识语 ;翻译错误 ;旅游软环境 ;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3693(2012)04—0046—05
A StudyofTouristEnvironmentViewedfrom English
TranslationofPublicSigns
。_ 。·· ____ _ ·__。— — W ithPublicSignsinYangzhouCityasaCase
SHAOHong—wan
(SchoolofFoeignLanguages,YangzhouPolytechnicCollege,Yangzhou225009,China)
Abstract:BasedonthecaseanalysisofpublicsignsinYangzhouCity,thisarticlediscussestheexistingis·
suesinEnglishtranslationofpublicsignsfrom fiveaspects:spellingmistakes,chinglish,inconsistency,im—
properuseofPinyinandpragmaticfailure.Thentheauthortentativelyputsforwardthefollowingfiveeffective
waystoimprovethetouristenvironment:unifyingmanagementwithstandardization,settingupacorpusofbi—
lingualormuhilingualpublicsigns,drawingon existingpublicsignsofabroadwithcaution,settingup local
clinicagenciesandlearningfrom domesticsuccessfulexperience.
Keywords:publicsigns;translationerrors;touristenvironment;languageenvironment
我 国正经历 由本土型向国际型的转变 :一方 外语语言环境建设密不可分。其 中,旅游语言环
面,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出国留学、劳务输出、 境是指旅游景点导游服务、餐饮、住宿、娱乐等服
商贸旅游等国事民事需要更多外语人才;另一方 务行业的外语使用以及道路、公共设施的双语或
面,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须用外语推 多语的标识所营造的语言环境。良好的语言环境
介中 ¨。也就是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与 有助于消除国际游客与旅游地之间的文化障碍,
收稿 日期:2012—10—18
作者简介:邵红万(1966一),女,扬州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
基金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喀什千年老城规划方案.pptx VIP
- 凝血障碍诊断规范团体标准.docx VIP
- 重症患者SOFA评分文档.pptx VIP
- 《公共体育课》课程健美选项教学大纲.pdf VIP
- 新教材牛津译林版必修第一册全册各单元重点语法总结.pdf VIP
- 公共体育课课程排舞选项教学大纲.pdf VIP
- 不发火施工方案.pdf VIP
-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Home Sweet Home语法知识讲解和练习(2025秋).doc VIP
- 新教材高中物理 期末综合检测(A、B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df VIP
- 2025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Home Sweet课文讲解学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