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腈纶生产现状与发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述 与专论 C合HIN成A纤SYNT维HET工IC业FIB,2EOR09,IN32DU(5S)TR:4Y4 我国腈纶生产现状与发展 钱 伯 章 (上海擎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金秋石化科技传播工作室,上海 ) 摘 要 :简述了我国腈纶工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腈纶的生产和消费现状、消费结构以及差别化纤维 的开发情况,并对我国腈纶的发展提出了建议。预测 2012年我国腈纶产量将达 1000kt,表观需求量将达 1400kt,消费结构中衣着用 :产业用 :装饰用比例将达 64.6% :19.3% :16.1%。我 国腈纶发展应加大原 料配套建设,增大供给,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腈纶差别化率。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差别化纤维 生产 消费 现状 发展 中图分类号:TQ342.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0041(2009)05.0044—03 1 我国腈纶工业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我国腈纶产业高速发展,生产能力呈 我国现己迈人世界腈纶生产大国之列 。纵观 现跳跃式扩张。据统计,2005年我国腈纶的生产 我国腈纶工业的发展历程,可将其归纳为以下3 能力达到786kt/a,2005年产量已位居全球首位, 个阶段: 达到728kt;2006年腈纶生产能力达到846kt/a, (1)研究阶段 产量为830kt;2007年腈纶生产能力为 848kt/a, 我国从 1958年开始研制腈纶 ,此阶段可谓我 产量为 802kt;2008年腈纶生产能力为 848kt/a, 国腈纶工业 的起步阶段。期间对采用硫氰酸钠 产量为604kt。 (NaSCN)、硝酸(HNO )、二 甲基 甲酰胺 (DMF)、 截至2008年底 ,我 国腈纶生产 已拥有 l2条 二甲基亚砜 (DMSO)等溶剂的湿纺工艺进行了研 分别采用 NaSCN,DMF,DMAC,DMSO以及 HNO3 究。1965年,兰州化纤厂引进了英国Coour-taulds 溶剂的工艺路线,主要腈纶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为 公司8kt/aNaSCN一步法工业生产装置 ,开始进 825kt/a(见表 1)。 行小规模生产。 表 1 2008年我国主要的腈纶生产企业产能及工艺路线 (2)基础阶段 Tab.1 M ainChinaacrylicfiberproducers andprocessroutesin2OO8 进人20世纪70年代 ,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 生产企业 能力 的基础上,在上海、大庆、茂名等地 自行设计建立 a-I 工艺路线 了一批 中小型腈纶生产企业 ,我 国的腈纶工业初 具规模 。各腈纶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和设备制造 企业紧密协作,对NaSCN一步法技术的共聚物组 成、聚合和纺丝工艺、溶剂 回收和净化工艺、设备 和仪表控制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改造 ,为我国 腈纶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发展阶段 1984年,大庆腈纶厂从美国氰胺公司引进了 水相聚合 NaSCN两步法技术,经改造于 1988年 建成了50kt/a的腈纶生产装置。该装置的建成 投产,改变了我国腈纶工业工艺路线单一的局面。 随后,淄博、抚顺、秦皇岛、宁波、茂名等地先后引 进美国杜邦公司的技术及设备,建成总生产能力 收稿 日期:

文档评论(0)

海川电子书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