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更多资源 * * * * * * 第二节 西汉的社会经济 第二节 西汉的社会经济 农业的发展 铁农具、牛耕的普遍使用 铁农具的传播更为迅速。各地出土铁犁铧数量很多,宽窄大小不一。这是因地制宜地发展犁耕技术的结果。 耧车 耧车模型 汉代播种工具。 以人或畜牵引,种子由箱内沿耧管撒下 《氾胜之书》,中国古代最早的农学专著。原书已佚,石声汉先生在前人基础上辑得3 500余字,分101条。 西汉农具:铜锄和铜铲 西汉农具:铁三齿耙 农业的发展 《四民月令》是一部供地主家庭使用的日常生活用书。今仅存3200余字,有缪启愉辑本。 何炳棣著 《四民月令》 农业的发展 前汉是我国作物生产飞跃发展的时代,也是我国农学取得辉煌成就的时代。一般作物栽培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措施,大部分是在这时期具备了;通过精耕细作以取得单位面积高额丰产栽培的科学基础,也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 《中国农学史》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 代田法示范图 水排示意图 水碓模型 汉代粮食加工工具。 龙首渠与 “井渠法” 龙首渠 这条渠是从今陕西澄城县状头村引洛水灌溉今陕西蒲城、大荔一带田地。渠道要经过商颜山。这里土质疏松,渠岸易于崩毁,不能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劳动人民发明了“井渠法”,使龙首渠从地下穿过七里宽的商颜山。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 水利事业 水利事业 治理黄河 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汉武帝征调几万民工治理黄河 。经过这次治理,黄河在八十年间没有发生大灾。汉武帝时在关中开凿了几条较大的灌溉渠。漕渠、六辅渠、白渠。 西汉的耕地和人口 垦田面积8270500余顷,人口5960余万,比战国时期增加两倍以上。 西汉人均占有粮食: 1、每个劳动力每年产粮2000市斤; 2、平均每人占有粮食640市斤;(全国年产粮食约320亿斤,人口按5千万计算) 葛剑雄评西汉人口统计: 尽管其中也难免有虚报或隐漏的成分,这还是公认的现存历代户口数中最精确的数据之一。这项统计数不仅反映了西汉一代状况,实际上也显示了在西汉末以前近3000年文明历史发展的结果。……这项数据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精确的人口调查记录。 局部 手工业的发展 在西汉的手工业中,冶铁业占有重要地位。西汉冶铁技术比战国时有了重大的发展。 西汉的采铜和铜器手工业也很发达。铜主要产在江南的丹阳郡和西南的蜀、益州等郡。 长信宫灯 金缕玉衣 西汉手工业发展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和地棺 西汉时期丝织业 西汉时期丝织业比较发达,纺织技术也有很大的提高。当时,长安和临淄(山东淄博市)是全国丝织业的中心。长安设有东西织室。 纺织画像石 蜡染棉布(新疆出土) 素色褝衣 青丝履(马王堆出土)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京师长安 当时最大的都市是京师长安,规模之大,超过古代罗马城三倍以上。西汉末长安人口有24万之多。 主要都会 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当时合称五都)。 金饼 马蹄金 司马迁论商业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 … … 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故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计然曰:“ 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 …贵出如粪土,贱进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史记·货殖列传》 初三语文 初三英语 初三数学 初三物理 初三化学 初三政治 初三历史 初三地理 初三生物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