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科研课题课题
目录
一、引言 1
二、研究动态及经验总结 1
三、怒江州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四、怒江州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景分析 5
五、结语 9
六、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怒江州生态旅游发展前景研究
一、引言
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贺兹特(Hetzer)1965年率先提出。1983贺兹特又首次提出“生态旅游”概念[1]。之后,相关国际组织和众多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过界定,但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认可的定义,其内涵也莫衷一是。不过,他们在生态旅游的目标方面却达成了一致:生态旅游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生态旅游应该旅游、保护、扶贫及环境教育四大功能并举,突出双向责任。基于此,生态旅游自诞生之日起,即得到旅游者的青睐,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为流行的旅游方式之一。
怒江州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藉由生态旅游的开展,怒江州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可望得到改观。本研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怒江州生态旅游的现状、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价值及其带来的经济利益等方面入手,结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经验教训,对其发展前景作了粗浅分析,以为资源丰富的边疆地区保护性前提下的脱贫致富提供经验参考。
二、研究动态及经验总结
(一)国际生态旅游实践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据计算生态旅游年均增长率为20%—25%[2],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生态旅游的实践区域也在不断的扩大,较早发展生态旅游的地区和国家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生态旅游实践的主要地域和内容:
非洲是世界生态旅游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野生动物资源为世人瞩目,尤其是南部非洲成为当今国际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有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等国。
在美洲生态旅游较发达的地区是亚马孙河流域,代表国家有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阿根廷、巴西、秘鲁、智利、美国、加拿大等。
在亚洲,最早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地区出现在印度、尼泊尔和印度尼西亚以及马来西亚等地。
此外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生态旅游也有所发展。
??这些地区和国家开展的主要生态旅游活动有野生动物参观、原始部落之旅、生态观察、河流巡航、森林徒步、赏鸟、动物生态教育以及土著居民参观等[3]。
(二)生态旅游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旅游业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发展较晚。我国旅游协会早在1994年就成立了“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1995年1月,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召开了第一次“中国生态旅游研讨会”首次倡导在中国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标志着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生态旅游研究的起点。自1979年来,我国的旅游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1996中国国际旅游业创汇突破100亿美元。
99昆明世博会和国家旅游局的“99生态环境旅游”主题活动大幅度推进了我国的生态旅游实践。目前,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据统计,截止2007年底,中国已经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531个,总面积1518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5.19%。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3个,面积9365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780个,面积4260万公顷;市级自然保护区462个,面积537万公顷;县级保护区986个,面积1025万公顷[4]。
但是,我国的生态旅游实践确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此表示了忧虑。但是在目前对生态旅游开发引发的问题的概括中,大多在讲生态旅游问题产生的原因而非问题本身。目前,生态旅游在中国国际旅游业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高在生态旅游日益受到各国普遍关注的今天,发展生态旅游势在必行。我国的生态旅游刚起步,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之路。
(三)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
1. 国际生态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据前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介绍,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目前,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年总旅游人数近2500万,年旅游收入近512亿元人民币。
从以上列举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生态旅游无论是旅游人数,还是旅游收入都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可以预见,在21世纪,国际生态旅游市场大有潜力,这将为世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需求拉力,生态旅游在下个世纪必定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2.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当前,生态旅游在我国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到2005年,我国森林公园总数有所增加,并推出一批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热线,到2020年我国的森林旅游人数将达到4—6亿人次,这意味这10年以后全国会有超过1/3的人购买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