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1.pptVIP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 coli) 引起急性肠炎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是通过粘附因子(又名定殖因子)粘附到肠上皮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表面而发病。 大肠杆菌的致病因子包括毒素(肠毒素、类志贺氏菌毒素、黏附因子及毒力岛)。 肠毒素(enterotoxin) 分为耐热肠毒素(ST )、不耐热肠毒素(LT); ST可分为STa和STb; ST 可结合于十二指肠及回肠细胞表面的受体,激活鸟苷酸环化酶(GC),引起GMP的水平增加,导致肠细胞内水和电解质代谢的紊乱。 LT由A B两种亚单位组成的AB5型杂六聚体蛋白; A亚单位具有ADP一核糖基化酶活性; B亚单位具有受体结合功能; B与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结合,通过一系列的运输途径,导致肠道液体分泌,同时抑制肠道的吸收,导致腹泻。 类志贺氏菌毒素( Stx ) 对vero细胞有毒性; 包括Stx1和Stx2两种; 具有AB5的蛋白结构; 有很强的细胞毒、肠毒和神经毒作用; Stx2有Stx2e, Stx2eha, Stx2ehb, Stx2ea等变种。 Stx2e Stx2e可引起断奶仔猪水肿病; 其受体Gb4存在于Vero细胞和仔猪小肠上皮细胞上; Stx2e可阻遏猪主动脉内皮细胞的蛋白质合成。 黏附素性菌毛(adhesive fimbriae) 与细菌的黏附有关; 普通菌毛:甘露糖敏感的血凝反应; 性菌毛:在细菌之间传递DNA; 宿主特异性菌毛:一般为甘露糖抵抗的血凝反应,是大肠杆菌致病的首要因子,包括:K88(F4)、K99(F5)、 987P、F41、F18; 毒力岛( pathogenicity island; PAI ) 分子量较大(通常30kb); G+C mol%及密码子的使用与宿主菌染色体有明显差异; 与tRNA位点及噬菌体整合位点邻近; 携带潜在的可移动成分,不稳定; LEE毒力岛和HPI毒力岛。 LEE (locus of enterocyte effacement)毒力岛 常见于EPEC和EHEC; 产生A/E损伤; 35.5kb, 编码:3型分泌系统(esc或sep )、分泌型蛋白质(esp)及其分子伴侣、外膜蛋白紧密素(eaeA )、紧密素易位受体( tir)等的基因以及调节蛋白基因(ler)。 耶尔森氏菌强毒力岛(high pathogenicity island, HPI ) 最早发现于耶尔森菌属,与小鼠致死表型密切相关; HPI毒力岛的基因模式图: HPI核心,包括Ybt生物合成、调控和摄取基因等; HPI作用机制: Ybt(铁载体)从宿主摄取铁,导致宿主铁缺乏,而铁是许多酶的辅基,因为铁的缺乏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紊乱。 第一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肠炎(ETEC): ETEC主要致病作用是由于产生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 LT的结构和发病机理与霍乱相似;ST也能增加肠液分泌,均可引起水泻。 ETEC只粘附于肠上皮表面,不损害也不侵入上皮细胞,故不产生脓血便属分泌性腹泻。 第二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EPEC): EPEC籍菌毛粘附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上段粘膜上皮细胞,可使局部微绒毛萎缩,甚至导致肠粘膜坏死及溃疡。 发病多缓慢,轻者不发热,黄色蛋花样稀便,日解3-5次,重者类似急性菌痢,可有粘液脓血便属侵袭性腹泻。 确诊需要大便培养出特异血清型大肠杆菌。 第三类: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EIEC): EIEC 不产生肠毒素,主要侵犯结肠粘膜,形成肠壁溃疡,致病力强。 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毒血症症状以及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等酷似急性细菌性痢疾,属侵袭性腹泻。 EIEC抗体呈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大便培养出特异性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可确诊。 第四类:肠粘附性大肠杆菌肠炎(EAEC): EAEC不产肠毒素及Vero毒素,无侵袭力,能粘附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在其表面大量繁殖并引起微绒毛改变。 为旅游者腹泻及小儿慢性腹泻的病原体,属分泌性腹泻,70%-80%为健康带菌者。 基因组与质粒 (一) 染色体和基因组 在大肠杆菌,目前已经完成K12菌株MG1655、EHEC O157:H7菌株EDL933和Sakai以及UPEC菌株CFT073的染色体基因组测序。 大肠杆菌K12菌株的染色体基因图谱 大肠杆菌K-12菌株MG1655为非致病性菌株,该菌株基因组(Blattner FR等)大小为4639221bp,编码4288个蛋白质,38%的基因功能尚不清楚。 基因组织严密,大部分基因朝向一个方向,基因组还含有一些插入序列(IS)、噬菌体以及其他外源DNA成分。 EHEC O157:H7菌株EDL933

文档评论(0)

智慧书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