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区被誉为“塞外江南”,分析其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两图所示区域除耕地外,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方面有何差异?说明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方向。 (3)两区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各是什么? 解析:第(1)题,应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有利条件。第(2)题,图甲所示区域的草场资源丰富,图乙所示区域的林地分布广阔。第(3)题,分析时应抓住“突出”、“生态环境”等关键字,根据图示区域分别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两个区域等信息进行分析。 答案:(1)光照充足,夏季热量条件好;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黄河提供灌溉水源。 (2)图甲区域:草场(草地)分布广,应发展畜牧业。图乙区域:林地分布广,以发展林业为主。 (3)图甲区域:荒漠化、次生盐碱化。图乙区域:水土流失严重。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①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②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 ③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作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盐碱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特别提醒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是种植业所占比重较大,林业、渔业所占比重较小,这与我国的人口众多,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的国情明显不相符,因此就导致了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一系列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从而导致农业生态的严重破坏。 学以致用 2.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完成(1)~(2)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解析:第(1)题,从题中所提供的材料可知,该地区山地、丘陵所占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但从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中可以看出,种植业所占比重最大,而林业所占比重较小。由此可以推知,这是该地区将大量的山地、丘陵开垦为耕地所致。 第(2)题,由于该地区地处江南丘陵,山区面积广大,年降水量大,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必然会导致水土流失,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因此要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降低种植业比重,提高林业的比重,其出路必然是调整农业结构,大力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1)A (2)D 1考向 区域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分析 考向剖析以考视点 例1 (2009·高考安徽文综卷)下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 真题体验 【思路点拨】 解题的关键是区域地理位置的确定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西北侧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适合发展种植业;东南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适合发展林果业。 根据A地的气候资料,可判断出该地的气候条件;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判断出图示西北部地处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根据图中河流可判断出该地的灌溉条件。 【标准答案】 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 【命题立意】 本题以我国某地区略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类型的差异。 2考向 农业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2010·高考全国文综卷Ⅰ)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1)~(2)题。 例2 (1)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 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 (2)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 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 【思路点拨】 第(1)题,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地势低,海水倒灌入侵,使地下水和土壤中含有大量盐分,种植的植物应耐盐。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阶段 专题五 第2讲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
- 2013高考历史命题解读课件:第6讲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新人教必修1).ppt
- 2013高考生物(人教版)总复习课件:2.5.2 染色体变异.ppt
- 2013高考生物(新课标)复习课件: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综合提升.ppt
- 2013高考生物复习必修3课件 3.54 其他植物激素.ppt
- 2013高三化学复习必修部分课件:2.6离子反应 122张.ppt
- 201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ppt
- 2013届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课件: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ppt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8讲 人口的迁移课件 中图版.ppt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pt
-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20讲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浙科版必修2).ppt
-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细胞的代谢 单元综合提升(浙科版必修1).ppt
- 2013届高三化学总复习基础课件:专题6 第三单元 电解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ppt
- 2013年高二化学课件:3-3-2 酯 55张(人教版选修5).ppt
- 201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分模块课件:化学实验—专题十四 综合实验与探究(新课标通用).ppt
- 2013年高考总复习课件:5章 4节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ppt
- 2013年高考总复习课件:7章 2节电动势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ppt
- 2013年鲁科物理必修2同步课件:第3章第3节平抛运动.ppt
- 2013学年(鲁人版)高二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课件:第2单元第3课 张中丞传后叙.ppt
- 2013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学案课件:1.4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人教版必修2).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