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平衡第三课时 通化市第一中学 隋兵 2011.4.15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1、浓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2-5 分析: 实验2-5: 1、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浓H2SO4和NaOH的目的是什么?改变了什么条件? 实验2-6 分析: 实验2-6: 1、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FeCl3溶液和KSCN溶液的目的是什么?改变了什么条件? 2、滴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什么?改变了什么条件? 实验2-7 2NO2(气) N2O4(气) △H=-56.9kJ/mol 思考: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巩固提高: 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 +Y(g) 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的是( )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你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 2Z(g) ,△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 ) ①高温 ②低温 ③高压 ④低压 ⑤加正催化剂 ⑥分离出Z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CO + NO2 CO2 + NO 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变浅,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降温后CO的浓度增大 D.降温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B 可逆反应N2 + 3H2 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正减小、V逆增大 B.V正和V逆均增大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D.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BC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即平衡向减弱反应物浓度增加的方向移动; 即平衡向减弱反应物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 即平衡向减弱温度升高的方向移动; 即平衡向减弱温度降低的方向移动。 作业: 1、预习勒夏特列原理 1、在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过程中,应该怎 样通过改变浓度的方法来提高该反应的程度? 3、可逆反应H2O(g)+C(s) CO(g)+H2(g) 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 能否引起平衡移动?CO浓度有何变化? (1)增大水蒸气浓度 (2)加入更多的碳 (3)增加H2浓度 (4)增加CO浓度 思考: 增加氧气的浓度 C *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在19世纪后期,人们发现炼铁高炉所排出的高炉气中含有相当量的CO。工程师认为这是由于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不够长所造成的,于是在英国建造了一个高大的炼铁高炉,以增加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经检测,用这个高炉炼铁,高炉气中CO含量还是不变。 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 等 动 定 变 ——可逆反应(或可逆过程) ——V正 =V逆(不同的平衡对应不同的速率) ——动态平衡。达平衡后,正逆反应仍在进行(V正=V逆≠0) ——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含量保持不变(恒定) ——条件改变,平衡发生改变(移动) 浓 度 温 度 压 强 催化剂 化学反应速率 Cr2O72-+H2O 2CrO42-+2H+ 橙色 黄色 已知在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 步骤: (1)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0.1mol/L K2Cr2O7溶液; (2)向1号试管中滴加3~10滴浓H2SO4,观察并记录 (3)向2号试管中滴加10~20滴6mol/LNaOH溶液,观察并记录 实验现象: ? ? 现象 滴加10-20滴6mol/LNaOH溶液 滴加3-10滴浓H2SO4 K2Cr2O7溶液 橙色 黄色 2、K2Cr2O7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在试管中加入5mL0.005mol/LFeCl3溶液和5mL0.01mol/L KSCN溶液振荡溶液呈红色,在这个反应体系中存在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英语教学中思政元素与理念的融入.pptx VIP
-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基础第一章案例.ppt
- 2025年郑州城建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docx VIP
- 小尺寸海尔贝克阵列磁体结构的生产装置、工艺及治具.pdf VIP
- 【行业研报】2023年美国饰品行业发展概况分析及五年行业数据趋势报告.docx
- (三级)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pdf VIP
- 2024年湖南湘潭大学招聘辅导员综合岗教师211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docx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教学设计.docx
- 计算机学院-北航研究生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pdf VIP
- 筑业浙江省建筑工程资料表格填写范例与指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