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吴晓东 著 一、课程体系及重点和难点: 1、本教材共八章:1、2、3章前现代派。 重点:表现主义:卡夫卡《城堡》、意识流小说:乔伊斯《尤里西斯》、存在主义小说:萨特《恶心》、加缪《鼠疫》、《局外人》。4、5、6、7章后现代派。 重点:新小说派:罗伯·格里耶《嫉妒》、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思《百年孤独》、黑色幽默: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元小说: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 8章:非重点。 二、资源介绍: 1、两次直播课堂 2、三次IP课 3、网络资源:文学视界 4、文字资源:A、开放专科《阅读与写作》 B、杂志《名作欣赏》 C、朱立元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D、开放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中有关20世纪哲学、心理学、文艺学方面的知识介绍。 E、《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史》1、2、3、4册北大出版 F、《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名著导读》小说卷天津人民出版社 G、《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徐曙玉、边国恩编百花出版社 三、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员需要补课的内容: 1、世界地理、历史知识。 2、专科段《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的基本知识。 四、学法指导: 1、充分认识20世纪的社会历史状况。 2、彻底改变传统的阅读理解习惯。 3、掌握现代的文本阅读的理论知识 4、精读教材,熟读作品,深入理解。 5、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联系实际对现代主义作品进行解读。 作者简介: 卡夫卡,F.:(Franz Kafka 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 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 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 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 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 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 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 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其最著名的作品有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 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 孤立绝望情绪的短篇小说《地洞》(1923);通过小职员萨姆沙突然变成一 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 ”的“异化”现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1912);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 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只能坐以待毙的长篇 小说《城堡》;借银行职员约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杀害的 荒诞事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腐败及其反人民本质的长篇小说《审 判》等。 第一章 现代主义的奠基:卡夫卡 重点:1、如何理解卡夫卡作品多义性和复杂性? *这是作者故意以一种朦胧神秘的意象及结构的未完成性来表达他对现代人之迷茫和危机的认识的一种形式。 2、如何理解卡夫卡作品的“整体的荒诞性和细节的真实性”特征? *可能性的维度。 3、表现主义的特征: ①表现事物的内在本质。 ②揭示人的灵魂。 揭示人物的精神存在(心理感受) ③展示人类的永恒品质。 难点:为什么说卡夫卡是时代的先知? 1、卡夫卡所处时代的特点:20世纪社会、历史 发展状况。 2、作家的出身(犹太人) 3、作家的性格:敏感、内敛 第三章:意识流小说 重点:1、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侧重探索意识未形成语言层的一类小说,其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的精神存在。在创作中它常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时空跳跃、旁白等手法。 2、如何理解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的叙事结构? *小说由四部分组成。 3、如何理解乔伊斯《尤里西斯》与荷马史诗《奥德塞》的相对应的结构? *史诗氛围的酿造手段 *突出布卢姆的“反英雄”形象,启示现代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反思 弗洛伊德(1856——1939) 弗洛伊德,S.(SIGMUNDFU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满腔热情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生于摩拉维亚,1939年月薪3日卒于英国.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1876在E.W.VON布吕克的指导下,任助理研究员, 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他在求学时即与J.布罗伊尔医生相友善.他看到布罗伊尔用催眠法治疗癔病,感觉到身心关系的微妙.因而于是1885-1886年间就学于J.-M.夏尔科,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