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勘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x滑坡勘查方案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成都勘察研究总院 年 月 xxx滑坡勘查方案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成都勘察研究总院 年 月 1、前言 1.1勘查依据 1.2勘查目的及任务 1.3前人研究程度 1.4本次执行的技术标准 1.5勘查范围及防治工程等级 1.5.1勘查范围 1.5.2防治工程等级 2勘查区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 2.1自然地理 2.1.1交通位置 2.1.2气象水文 2.1.3社会经济概况 2.2地质环境条件 2.2.1地形地貌 2.2.2地层岩性 2.2.3地质构造及地震烈度 ⑴、地质构造 ⑵、地震工程测量、工程地质钻探、:500地形图测量m。确定预计治理部位(高程 m)布置横向勘探线 条,利用纵向勘探线上的勘探点另外构成横向勘探线 条。 ④勘探点布置 已有成果: 工作布置:钻孔 个、探井 个,勘探点间距主轴线按 m,辅线按 m布置 。 ⑤物探(高密度电测深) 已有成果: 工作布置:共 条;用于查清沿可能支档线附近覆盖层厚度、滑面位置、基岩面起伏变化、岩性变化、破碎带的分布、含水层或富水带的分布等。 ⑥钻孔地下水动态简易观测 已有成果: 工作布置:在主勘探线的ZK 、ZK 和副勘探线的ZK 、ZK 钻孔中进行,共 个钻孔。 ⑦简易抽水试验 已有成果: 工作布置: 个钻孔。 ⑧试坑渗水试验 已有成果: 工作布置: 个试坑。 ⑨滑体大体积重度试验 已有成果:天然状态 组,饱和状态无。 工作布置: 组,饱和状态。 ⑩滑带土原位大面积直剪试验 已有成果: 工作布置: 组,其中天然状态 组,饱和状态组。 滑体土室内土工试验 已有成果: 工作布置: 组,其中探井采集 组,钻孔采集 组。主要试验项目为天然含水量、密度、重度(天然、饱和)、孔隙比、塑限、液限、水平渗透系数等。 滑带土室内土工试验 已有成果: 工作布置:共 组;其中探井采集 组,钻孔采集 组。主要试验项目为天然含水量、密度、重度(天然、饱和)、孔隙比、塑限、液限、垂直和水平渗透系数、天然快剪(峰值和残余值)、饱和快剪(峰值和残余值)、固结快剪(峰值和残余值)、饱和固结快剪(峰值和残余值)、重复剪(峰值和残余值)、微观结构、颗粒分析、土石比、粘土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等。 滑床岩石室内试验 已有成果: 工作布置: 组,在钻孔中采集。主要试验项目为天然含水量、密度、抗压强度(天然、饱和)、三轴压缩、抗拉强度、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等。 水质分析 已有成果: 工作布置: 组,其中钻孔地下水 组, 地表水 组。试验项目为简分析和侵蚀性CO2分析。 4.2.2勘查工作量 4.3勘查工作布置原则 勘查工作的部署遵循以下原则: 充分利用规前勘查资料,加强现场踏勘工作,采用有针对性的勘查方法。 遵循“灾害勘查与防治工程勘查结合,达到综合治理,重点突出”的原则。 在充分利用已有地质成果的基础上,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综合手段和因地制宜地推广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研究程度,缩短工作周期。 遵循《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中滑坡勘查的有关规定,在工作量上可从经济、合理、可行的角度适当减少,同时树立“质量第一”和“为下道工序(治理)服务”的质量管理观念。 5勘查工作技术要求 5.1工程地质测绘 ⑴、滑坡测绘的范围 包括滑坡及其邻区,后部应包括滑坡后壁以上一定范围的稳定斜坡或汇水洼地,前部应包括剪出口以下的稳定地段,两侧应到达滑体以外一定距离或邻近沟谷,涉水滑坡尚应到河(库)水面或对岸,一般控制在滑坡边界外50~100米。同时,应包含可能造成危害及派生灾害成灾的范围。在某些情况下,纵向拓宽至坡顶、谷肩、谷底、岩性或坡度等重要变化处,横向应包括地下水露头及重要的地质构造等。 ⑵、工程地质测绘图上宽度大于2mm的地质现象必须描绘到地质图上,对于评价滑坡形成过程及稳定性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现象,如裂缝、鼓丘、滑坡平台、等,在图上宽度不足2mm时,应扩大比例尺表示,并实际数据地质界线图上误差不应超过2mm地形图上需表示的内容按《测量规范》规定及《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执行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4mm。高程注记点一般选在明显地形或地物点上,图上注记至0.1米,其密度不少于每方格网10-15个。等高线插求点高程中误差为 0.5米,困难地形可放宽50%。3~5m,并超过钻孔附近最大块石直径1.5倍。控制性钻孔,深度达到基岩强风化带以下5m。 ⑶、 钻探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钻探应采用干钻、跟管、单动双管方法钻进。 ②钻进中应记录缩孔、掉块、漏水、套管变形等异常情况,并标明位置。 ③不允

文档评论(0)

mx59765166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