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1 前言 3
1.1 味精的主要性质 3
1.1.1 味精的主要物理性质 3
1.1.2 味精的主要化学性质 3
1.1.3 味精的生理作用 4
1.1.4 味精的安全性 4
1.2 生产味精的菌种 4
1.3 谷氨酸发酵现状及发展动向 5
1.3.1 谷氨酸发酵现状 5
1.3.2 谷氨酸发酵发展动向 5
1.3.3 味精厂家分布状况 5
2味精生产工艺 7
2.1 发酵生产味精的技术方法 7
2.1.1 谷氨酸的中和 7
2.1.2 除铁方法 7
2.1.3 脱色方法 7
2.1.4 中和液的浓缩与结晶 8
2.2 味精生产工艺流程 8
2.2.1 味精生产工艺概述 8
2.2.2 味精发酵法生产的总工艺流程 9
2.3 谷氨酸发酵车间设计技术说明 10
2.3.1 原料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制备 10
2.3.2 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 10
2.3.3 谷氨酸的提取 11
2.3.4 谷氨酸制取味精及味精成品加工 11
3发酵罐与种子罐的设计与选型 12
3.1 味精工厂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 12
3.1.1 味精发酵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 12
3.1.2 谷氨酸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 13
3.1.3 80000t/a味精厂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结果 15
3.2 设备设计与选型 15
3.2.1 发酵罐 15
3.2.2 种子罐 17
3.2.3味精厂发酵设备 18
4结束语 19
5参考文献 20
摘要
味精不仅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调味剂,而且在生理上也起到很多的作用,味精的发酵技术日益更新,早期味精是由酸法水解蛋白质进行制造的,自从1956年日本协和发酵公司用发酵法生产以后,发酵法生产迅速发展。从谷氨酸发酵液中提取出的谷氨酸制成味精要经过谷氨酸加水溶解,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和,经脱色、除铁、钙、镁等离子,再经蒸发浓缩、结晶、分离、干燥、筛选等单元操作,得到高纯度的晶体或粉体味精。这里主要介绍味精的工艺流程,并对年产8万吨味精发酵进行物料衡算,绘制工厂布置设计图。
关键字:味精,发酵车间,工艺流程,设计
年产8万吨味精发酵车间的设计书
1 前言
1.1 味精的主要性质
1.1.1 味精的主要物理性质
味精是L-谷氨酸一钠,带有一个分子的结晶水,化学名称为L-谷氨酸单钠一水化物或L-α-氨基戊二酸单钠一水化物,味精是其商品名。它是以碳水化合物(淀粉、大米、糖蜜等糖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得。从发酵液中提取得到的谷氨酸仅仅是味精生产中的半成品。谷氨酸盐与适量的碱进行中和反应,生成谷氨酸一钠,其溶液经过脱色、除铁、除去部分杂质,最后通过减压浓缩、结晶及分离,得到较纯的谷氨酸一钠的晶体,不仅酸味消失,而且有很强的鲜味。
味精是无色至白色的柱状结晶或白色的结晶性粉末。分子式为C5H8NO4Na·H2O,晶体的形状属斜方晶系,柱状八面体,粒子相对密度1.635,因谷氨酸钠分子结构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因此具有旋光性,有L-型及D-型两种光学异构体。而只有L-Glu·Na具有鲜味,其阈值(能够感觉到味道的最低浓度)是0.03%。在动植物体中存在的谷氨酸,用蛋白质水解法和发酵法生产的都是L-型,而用化学合成法生产的是等分子的D-型与L-型混合而成DL-Glu,旋光性抵消,鲜味约等于同重量L-Glu·Na的一半[1]。
味精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难溶于纯酒精,pH=7.0(10%水溶液)。
1.1.2 味精的主要化学性质
味精与盐酸作用生成谷氨酸或谷氨酸盐酸盐;与碱作用生成谷氨酸二钠盐,加酸后又生成谷氨酸一钠盐;在水中长时间加热可部分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它在酸或碱的作用下仍可
水解成谷氨酸钠或谷氨酸[2]。
1.1.3 味精的生理作用
L-谷氨酸是蛋白质的主要构成成分,而味精被食用后经胃酸作用转化为谷氨酸,被消化吸收构成蛋白质,并参与体内其他代谢过程,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味精作为调味品除了能增加食品的美味外,它在人体中还有特殊的生理作用,有96%在体内被吸收,其余经氧化后在尿中排出。其主要的生理作用有合成人体代谢所需要的其它氨基酸,作为脑组织的能源和改善脑机能,氨基酸有降低血液中氨中毒的作用等。
1.1.4 味精的安全性
科学家通过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致畸形性试验、突然变异性试验等一系列试验证明食用味精是安全的。1987年3月17日至23日在荷兰海牙召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宣布取消对味精的食用限量,但保留了12周一下(3个月内)婴儿要慎用的意见。会议确认味精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结束了多年来对味精安全性的争论。
1.2 生产味精的菌种
由味精生产企业、行业专家和有相关专业刊物的报道看,我国现有生产谷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新人教版小学3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doc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pptx VIP
- 加油站试用合同.docx VIP
-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政治》主题单元设计.doc VIP
- 学校财务管理培训课件《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pptx VIP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年中考英语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高压变频器节能计算.docx VIP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及填表说明.doc VIP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第2框教案.docx VIP
- 苏少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