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年风骚 彭匈 西南边陲的广西,山川秀丽,物产丰赡。但因地处五岭以南,自古被中原人士视为“蛮荒之地”、“瘴疠之乡”,迁流之士常发“燕人同窜越,万里自相哀”、“龙钟万里客,正合故人哀”的哀叹。习惯势力作怪,至今一些人提到广西,心中仍不免要浮出“南蛮”二字。这种偏见,殊为可笑!历数天下才子,恐怕无人不知胡适之的。胡适之是谁的学生?马君武! 马君武,广西桂林人。1905年冬,马君武自日本返国,任中国公学教务长兼理化教授(后任校长)。那时胡适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娃儿,来到上海投考中国公学,监考的正好是马君武。他给胡适出的题目是“言志”。胡适洋洋洒洒做了下来,马君武慧眼识珠,连声叫好,并预言此子若能刻苦努力,将来定成大材。胡适入学之时,马君武特地找他谈话,一番殷殷勉励,对胡适后来的长进,起了很大作用。当时的中国公学,实为革命派的大本营,很出了一些人物,如蒋翊武,辛亥革命先驱,被清廷捕杀于桂林;如杨杏佛,人权大同盟秘书长,国民党特务将他暗杀,鲁迅先生作诗悼云: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对于自己的学生,马先生总是因材施教,不加勉强。当时学校流行激进之风,其他学生的辫子都被剪了,惟胡适的还留着。是马先生有过交待,此人是个读书的材料,将来是做大学问的,大家不必强其所难。马先生识人,真是入木三分了。 为寻求实业救国之道,马君武曾两次负笈德国,获柏林大学工科博士学位。后来有人讹传其博士论文是以研究皮蛋为内容,说马君武钻了德国人不懂中国皮蛋的空子,糊弄导师,实属无聊云云,一时间,以讹传讹,“皮蛋博士”的恶谥满天飞。其实,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他的博士论文是以研究关系中国国计民生的蚕丝的七种原素为内容,具有独到见解而获得学位的。留学期间,马先生翻译了《立体几何》、《化学原理和有机化学》、《矿物学》等自然科学论著,还翻译了达尔文的《物种原始》和卢梭的《民约论》以及拜伦、歌德、托尔斯泰、席勒、雪莱等人的文学作品。第二次回国后,即在《新青年》杂志上介绍黑格尔的《一元哲学》,并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德华辞典》。真才实学,名重一时。 马先生穷毕生之精力,为教育事业奔波劳顿,出任过上海中国公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大厦大学、广西大学校长。泱泱大国,不乏名人,然当过四所大学校长者,当今之世,有几人乎? 广西大学于1928年创立。1929年粤桂战事爆发,西大停办。1931年秋,广西省政府讨论恢复广西大学。会上竟有短视者发出谬论:广西不需要高等教育,广西的学生要上大学,完全可以到外省去云云。马君武力排众议,列举瑞士、比利时,地比广西小,人比广西少,然而别人都有十几所大学,广西岂能一所都没有?教育不倡,人材不济,何以强国强省!目光之远大,道理之深邃,反对派无言以对,座中人无不折服。最后省政府决定恢复西大,马君武立了大功!当年办学条件之差,今之人无法想像。马校长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建校舍,延名师,写校歌,站讲台,事必躬亲。有一次,马君武同地质学家李四光面见广西省长黄旭初,要求办一所科学实验馆。马君武乃民国元老,同盟会第一任秘书长,当年在日本组建同盟会前,与孙中山先生晤面,一个讲广东话,一个讲桂林话,互相不能沟通,最后以英语交谈。马君武任广西省长时,曾是黄旭初的上司,黄二话没说,应承拨款,遂使桂林雁山与西大校园一街之隔,有了一方科学家的用武之地。 1939年秋,广西大学改省立为国立,成为包括好几所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在全国也小有一点名气。外省学子前来求学的不在少数,甚至有从外省名牌大学转学而来者。由于马先生的多年经营,在中国学界一时竟有“北蔡(元培)南马(君武)”之说。 1940年8月1日,马君武先生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周恩来从重庆寄来敬挽:“一代宗师”,朱德、彭德怀的挽词是;“教泽在人”。 马先生去世之后,接替他就任西大校长的是雷沛鸿先生。 说起来,雷沛鸿与马君武还真是有缘。早在1921年,孙中山任命马君武为第一任广西省长,马君武在物色省教育科长 (厅长)人选时,就想到了雷沛鸿。 雷沛鸿,广西南宁津头村人。1907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1913年考取公费留学,先人英国克里福学校,后赴美国,先后在密执根大学、欧柏林大学和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政治、经济、教育和法律等专业,中途遇官方停发公费,加上欧洲战乱,许多学生被迫回国,雷沛鸿却以广西人素有的坚忍不拔精神,坚持半工半读近十年,完成了全部学业,获欧柏林大学文学学土和哈佛大学研究院硕土学位。 雷沛鸿受命乱世,在广西省教育厅厅长这个位置上五起五落,恪尽职守,百折不挠。 雷沛鸿在欧洲曾经考察过英国的成人教育运动,尤其对丹麦教育家格龙维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推崇备至,决心以格龙维为榜样,实现以教育开启民智、富强国

文档评论(0)

tkhy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