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刮痧與拔罐 前言 刮痧的意義 刮痧的功用 刮痧的工具 刮痧技巧 刮痧法護理 前言 拔罐的意義 拔罐的分類 拔罐的用具 拔罐注意事項 拔罐法護理 刮痧法意義 刮痧法是用有邊緣的器具,如磁湯匙、牛角、錢幣等,刮動病人的皮膚,使局部皮膚瘀紫,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刮痧法的功用 使臟腑穢濁之氣由裡排出,經膚腠而外達,並使周身的氣血,迅速得到暢通,症狀減輕或消失。 由於刮痧法簡便易行,確有療效,廣泛流傳於民間。 刮痧工具 刮痧板 以水牛角為原料。 活血劑 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等作用。 刮痧技巧 刮痧技巧:刮、點、挑、揉、摩、敲、拍、彈、撥等手法施刮。 以不同的運板方式,在人體特定穴、區、帶施行特殊規範的運板動作。 刮痧---頸部 大椎穴刮痧時力度宜小、輕,左右兩側刮痧時手法盡量拉長。 刮痧---腰背部 較瘦體患者刮痧時,手法宜輕,以免損傷脊柱。 刮痧---胸腹部 胸部刮痧應取肋間,不宜在肋骨上刮痧;飯後30分鐘刮,肚臍應避開及不可擦油。 胸部刮痧時,避開左右兩側乳頭。 肝硬化、腹水、胃出血或腹部手術不久禁刮。 刮痧---胸腹部 ?肋間隙 ?腹部五線刮 刮痧---四肢 刮痧部位盡量拉長,輕度下肢靜脈曲張及下肢浮腫患者,宜採用倒刮,即從下往上刮。 刮痧法護理 室內空氣要流通,但應注意保暖 刮痧時,病人體位必須舒適 刮痧時用力要均勻 刮痧過程中要隨時觀察病情變化 刮痧後,勸導病人,臥床靜養 拔罐法的定義 拔罐法古代稱〝角法〞又稱為〝拔火罐〞或〝拔罐子〞,其法乃藉燃燒、溫熱、或抽氣等方式,使罐內產生負壓而直接吸著皮膚表面,造成充血現象而達到治療的目的的一種方法,這種療法經常與針灸、放血療法配合使用。 拔罐法的分類 依排氣方法分類: 火罐:利用火力排出罐內空氣,使罐內產生負壓。 水罐:利用煮水法排去罐內空氣,產生負壓。 抽氣罐:利用儀器抽去罐內的空氣,產生負壓。 依拔罐形式分類 單罐 多罐 閃罐 走罐 留罐 綜合運用分類 藥罐 針罐 刺絡拔罐 拔罐的注意事項 患者宜採躺臥姿勢,不可亂動病人,以免罐子由身上掉落。 罐子直拔於皮膚平滑之部位,應避免有皺摺、突起。 保護患者,勿使著涼,避免吹風。 拔罐的注意事項 切勿燙傷病人。 向下取罐子時,爲避免疼痛作用宜用一隻手使罐子傾斜,用另一隻手壓迫罐子對側之皮膚,使之形成一個空隙。 若於同一不為重覆拔火罐時,必須選擇未拔過的空隙地方施行。 起罐方法之護理 起罐方法 起罐後的處理 起罐後局部皮膚呈現紅紫色而濕潤,有罐口深痕,中央凸起,是正常現象,如顏色紫黑,應用紗布包好,以防止擦破皮膚。如皮膚燙傷,可用消毒藥膏塗敷,以防止化膿。 適應症 胃痛 呃逆 嘔吐 腹痛 脇痛 腰痛 肩背痛 腿骨痛 股難伸屈 手不能舉 拔罐的禁忌症 中度及嚴重心臟病 血友病 全身浮腫 全身皮膚病或局部皮膚過敏、潰瘍破裂。 極度衰弱、消瘦、皮膚失去彈力者。 拔罐的禁忌症 四個月以上的孕婦。 六歲以下之兒童及七十歲以上之老人。 高熱、抽筋、痙攣。 肌肉瘦弱或骨骼凹凸不平及毛髮多的部位不能應用。 胃痛 呃逆 中皖:臍上四寸 內關:腕關節內側橫紋上二寸 足三里:臍前、臍眼下三寸、脛骨旁 腹痛 天樞:臍旁2寸 中脘:臍上4寸 氣海:臍下1.5寸 腰部痛點 腎俞:第二腰椎脊旁1.5寸 關元俞:臍下3寸 命門:第二、三腰椎間 委中:膝後側正中 局部痛點 經痛 關元:臍下3寸 中極:臍下4寸 歸來:臍下3寸旁開2寸 謝謝各位的參與!! * * 台灣中醫護理學會 理事長 中國醫藥大學 副教授 張曼玲 ?頸項部 ?項三線 ?太陽刮 ?挾脊行 ?膻中刮 ?肘窩刮 ?委中三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