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YPERLINK
NM7M
出于对镉超标大米的担忧,中国内地购物者纷纷越境前往香港采购。近年来,香港不仅成为内地游客大买特买古驰(Gucci)和劳力士(Rolex)等奢侈品的首要目的地,同样也成了他们采购生活用品的地方。
上周,华南城市广州的有关部门宣布,政府在该市抽样检测的大米有近一半发现镉超标,这一消息引发一片哗然。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的研究显示,中国市面上出售的大米最多可能有10%都存在镉超标。镉是工业废弃物或磷肥在土壤中残留的一种重金属,在大量摄入的情况下可能造成肾脏受损或导致软骨病。
对湖南的稻米种植者来说,人们对镉超标稻谷的担忧是坏消息。广州检测出镉超标的大米大多来自湖南。但对香港的商贩来说,这却是个商机。
周三那天是个雨天,在香港靠近中国内地的一个购物中心里,有人在叫卖袋装印度和泰国大米,几十人在那里转悠采购。买家中既有年轻夫妇,也有穿着破旧西装的中年男子。这些人有的把成袋的大米装上小推车,有的则把大米装进双肩背包或带轮子的行李箱。香港出售的大米大多进口自泰国,只有8%产自中国内地。
来自深圳的宋阿林(音)说,我买了够全家人吃一个月的大米。他说,听到有关镉超标大米的新闻后,我就来香港买米了。他买了三袋印度大米带回家,他说以前没吃过印度米,但可能比内地的大米要好一些。
近年来,由于签证规定有所放宽,每年有上千万中国内地人涌入香港,他们采购从奢侈手袋到尿不湿的种种商品,有时还会引发与香港居民的摩擦。今年早些时候,内地购物者成群结队地采购奶粉,扫光了一些商店的货架。今年2月,香港本地妈妈的强烈**促使港府将可带出香港的奶粉数量限制在两罐。
同样地,大米几十年来在香港也是一种受控制商品,个人出于自用目的每次携带大米离开香港的上限为15公斤。当一个人携带离港的大米超过这一限量时,他最高会被判处一年监禁并处以6,400美元罚款。
一名周三前往香港置办生活用品的家庭主妇说,人们毕竟很难背动超过15公斤重的大米。她在香港购买的商品包括饼干和酱油。这位姓王的女士说,她每月会来香港购物好几次,甚至在有关广州出现镉污染大米的报道出来前,她已习惯了来香港购买一种泰国品牌的大米。
她说,在中国内地,谁知道自己买的东西是真是假,或者是否对自己身体有害;在香港你会有更多信任感。
王女士说,她也喜欢像许多人一样从深圳花上40分钟前来香港购物,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来香港购物更划算。但她也说,看重安全感是她来香港购物的首要原因。
周末期间,广州市有关部门在努力平息公众对大米这一市民的主要食品之一产生的恐惧,强调说政府只抽样检测了为数不多的大米,被抽检的大米不能代表全市大米的整体情况。
而在新浪微博上,也有许多网民在试图劝阻人们不要前往香港大量购买大米。
但另外一些人则开玩笑说,无论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前往香港买米都是值得的。一名网民写道,被罚款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即使被监禁一年,你至少能吃上一年香港大米,亲!
尽管在上述那个户外广场上生意很兴隆,但据这一街区的几位店员周三说,他们并未看到购买大米的人有任何增长。
百佳超市(Park Shop)的一名店员说,这里总是有很多来自内地的购物者,他们购买的东西种类繁多,有洗发精、洗衣粉、蔬菜,等等。
官方数据显示,去年入境香港的中国内地人士达3,500万人次,其中大多数人都是当天来当天走的。
当前,国内乳业让人焦心。一方面,国内乳制品成负面事件”重灾区”,身陷信任危机,国内妈妈们无奈远赴海外抢购奶粉;另一方面,国内大型、正规乳制品企业为业内个别企业的不良行为所累。如何重塑中国乳业新形象,释放正能量?如何重建消费信心,让消费者购买到放心乳品?
继南方日报记者深入调查采访,连续推出三篇”重塑奶粉安全”系列报道后,由南方日报举办的”重振乳业信心”座谈会在南方传媒大厦召开,来自省食药监局、省农业厅等监管部门代表、乳业专家、学者以及伊利、蒙牛、光明乳业、美赞臣、雀巢、雅士利、施恩、燕塘等国内外知名乳企昨日共聚一堂,为重振国内乳业消费信心、打造放心乳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个别企业行业,拖累整个乳业
这些年,国家食品安全的问题频频出现,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发全球性的关注。特别是国内乳制品的安全和质量事故,因为这些年不断出现事故之后,引起大家的信心危机。”现在去香港带奶粉,成为很多来往两地旅客的常规动作。到底我们的乳制品出了什么问题,大家的信心为什么没有了?”
与会代表均坦承,目前国内乳业集体陷入信任危机。在今年全国”**”上,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杨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进口乳品的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0.76%,高于国产乳品0.26%的问题检出率。来自海关的数据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4月底发布的报告也证实,至少在”婴幼儿配方奶粉”这个品类,国产产品质量总体好过进口产品。然而,对于这个结果,很多消费者都不太认同。这也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