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週浮潛活動對女性老年人功能性體適能之影響.docVIP

十週浮潛活動對女性老年人功能性體適能之影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週浮潛活動對女性老年人功能性體適能之影響 許成源 崇右技術學院 目的:探討經由10週浮潛活動的介入對女性老年人功能性體適能的影響。方法:50名健康女性老年人為受試對象,隨機分配為實驗組(n=25)與對照組(n=25),在第0週皆實施功能性體適能之前測,實驗組進行10週之浮潛活動(3次/週,55-60分/次,運動強度為45-75%最大心跳保留值),對照組則維持日常生活狀態,兩組皆於第11週實施後測。以獨立樣本t檢定、相依樣本t檢定考驗所得數據(α=.5)。結果:兩組在第0週時皆無差異,第11週時實驗組在30秒連續坐椅站立(23.08±2.16 vs. 17.36±2.33)、30秒屈伸臂(27.16±1.43 vs. 22.84±1.34)、2分鐘原地踏步(127.80±3.19 vs. 110.16±3.95)、坐椅體前伸(10.08±1.00 vs. 6.76±0.83)、抓背伸展(2.42±0.84 vs. 1.02±0.37)、坐站協調能力(5.08±0.67 vs. 6.13±0.51)、6分鐘走(597.32±9.47 vs. 513.64±4.23)皆顯著優於對照組(p.05)。實驗組經過10週的浮潛活動,在30秒連續坐椅站立(17.84±2.17 vs. 23.08±2.16, 29%)、30秒屈伸臂(22.96±1.59 vs. 27.16±1.43, 18%)、2分鐘原地踏步(110.20±4.20 vs. 127.80±3.19, 15%)、坐椅體前伸(6.76±0.97 vs. 10.08±1.00, 49%)、抓背伸展(1.00±0.56 vs. 2.42±0.84, 142%)、坐站協調能力(6.13±0.72 vs. 5.08±0.67, 17%)、6分鐘走(513.68±4.74 vs. 597.32±9.47, 16%)皆有明顯的進步(p.05),對照組則沒有。結論:10週浮潛活動對於女性老年人功能性體適能具有改善的效果。 關鍵詞:浮潛、女性老年人、功能性體適能 壹、緒論 一、問題背景 臺灣地區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早在1994年就跨越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所訂定7%之門檻,2005年更達到9.48%(行政院主計處,2005),已正式步入老人國家,學者推估在2020年左右,老年人口數將會達到14%(陳秀卿等,2001),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更推估2051年時將快速上升至37%。社會學家將老年人定義為:「一個人正常之生命生長發展過程中的最後一個階段」(楊怡君等,2002),此一時期身體結構開始明顯衰退、老化,常有肌肉質量的流失與肌肉流失症(Berrben, 2001)伴隨產生,故較無法維持身體長時間的身體活動、久站,平衡能力受到影響,手、腳的協調控制能力較差,容易跌倒與受傷(黃永任,2001),生活作習必然因此受到影響。是故老年人健康的相關議題近年來一直受到重視,藉由培養規律的身活動來預防老化的相關疾病、維持身體功能性機能,將可減少醫療成本的支出。 隨著醫學的進步,研究報告指出適度的規律性身體活動已被證實能提昇老年人的肌力、降低心血管疾病、骨折(Daley Spinks, 2000),並且阻力性的運動訓練與有氧運動更可成為抵銷與對抗老化的幫手(蔡政霖、周峻忠,2008)。許多針對老年人設計的運動訓練方式被廣泛地驗證其具有增進健康之效益(Damush Damush, 1999; Hurley Roth, 2000),主要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加關節活動和強壯肌肉(Potter Perry, 1995),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及肥胖的機率(Shangold, 1996)。然而大部分老年人的膝蓋退化甚快,或是患有膝蓋關節炎等,對於陸地上之衝擊性、阻力性運動,將因為重力作用與地面接觸之反作用力,常造成關節疼痛及病情加重(黃泰諭、張哲榕、林曼蕙、方進隆,2005),故許多醫師及物理治療師建議老年人能夠進行水中運動以增進健康(林曼蕙,2003)。由於水中有氧運動涉及全身大肌肉群參與的特點,並能藉由身體在水中承受的阻力,使關節的衝擊性大大減低,且不需要任何游泳技巧,相當適合老年人參與,可減低運動傷害發生的機率,增進其功能性體適能(functional fitness)表現(Rikli Jones, 2001),先前的研究亦證實其對於人體之生理功能具有正面的效益(Barretta, 1993; Sander, 1993; Varray, Mercier, Prefaut, 1995)。 然而,回顧先前的研究,多以水中有氧運動(林曼蕙,2003;黃泰諭等,2005;Sanders et al., 1997)進行探討,鮮有針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