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改性方法对大米淀粉理化性质及颗粒结构的影响.docVIP

不同改性方法对大米淀粉理化性质及颗粒结构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Vol.29, No.1 不同改性方法对大米淀粉理化性质及颗粒结构的影响 张民,吴娜,董家美,王芳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300457) 摘要:采用压热处理、微波处理、超声波处理等方法对大米淀粉改性,用 DSC、布拉班德粘度仪和扫描电镜等仪器测定了大米 淀粉理化指标和颗粒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压热处理淀粉的 To、Tp、Tm最高(143.61 、159.82 、170.30 ); 峰值粘度最低(142 BU);抗酶解性最高(13.49%);除超声波处理,其它方法改性的淀粉的溶解度、膨胀能力、凝沉性都有一定程度的 升高,淀粉颗粒均已熔融为一体,无完整的颗粒存在。 关键词:大米淀粉;改性;理化性质;颗粒结构 文章篇号:1673-9078(2013)1-19-23 Effects of Different Modification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Granule Structure of Rice Starch ZHANG Min, WU Na, DONG Jia-mei, WANG Fang (College of Food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7) Abstract: Rice starch was modified by autoclaving, microwave and ultrasonic methods, respectively. Then it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granule structure were explor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Brabender amylograph analyz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other test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comparison with native starch, the autoclaving treated starch showed higher values of To (143.61 ℃), TP (159.82 ℃) and Tm (170.30 ℃) ,higher anti-enzymatic property (13.49%) and lower peak viscosity (142BU). The solubility, swelling power, retrogradation of autoclaving and microwave modified starches increased. These starch melted blend and showed no complete particles. Key words: rice starch; modificati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granule structure 淀粉是人类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淀粉 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天然资源,为白色无定型粉末, 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部分组成,其水解的最终产 物是葡萄糖。由谷物和薯类等农作物生产出来的淀粉 产品,称为原淀粉。原淀粉因受其物理化学性质的限 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工业发展和食品生产的需 求,需进行二次加工以改变其性质来适应更多的要求。 淀粉经二次加工,改变了性质的产品称为变性淀粉。 淀粉改性的方法有物理、化学和酶法三种。其中物理 改性获得的变性淀粉具有高度的安全性,以其为原料 生产食品,受到极大的关注。由于物理改性处理工艺 简单,以操作无污染,不需后处理等优点而成为国外 变性淀粉研究的热点[1]。本实验同时利用压热处理[2]、 微波处理、超声波处理等方法对大米淀粉改性,考察 不同改性方法对淀粉颗粒结构及性质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2-08-18 通信作者:张民(1972-),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食品化学与 食品营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大米淀粉,上海森航实业有限公司;α 淀粉酶,北 京奥博星生物技术责任有限公司。 1.2 主要仪器 可调功率微波化学反应器,LWMC-205 南京凌江 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三频超声清洗机,宁波新芝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扫描电镜(SEM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