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资料由四川卫校招生网整理发布,欢迎加入四川卫校 QQ 群:219585954
(七)治吐衄方
1.寒降汤
治吐血、衄血,脉洪滑而长,或上入鱼际,此因热而胃气不降也,以寒凉重坠之药,
降其胃气则血止矣。生赭石(六钱,轧细)清半夏(三钱)蒌仁(四钱,炒捣)生杭芍(四
钱)竹茹(三钱)牛蒡子(三钱,炒捣)粉甘草(钱半)《金匮》治心气不足吐衄,有泻心
汤,大黄与黄连、黄芩并用,后世未窥仲景制方之意,恒多误解。不知所谓心气不足者,非
不足也,若果不足,何又泻之?盖此证因阳明胃腑之热,上逆冲心,以致心中怔忡不安,若
有不足之象。仲景从浅处立说,冀人易晓,遂以心气不足名之。故其立方,独本《内经》吐
血、衄血,责重阳明不降之旨,用大黄直入阳明之腑,以降其逆上之热,又用黄芩以清肺金
之热,使其清肃之气下行,以助阳明之降力,黄连以清心火之热,使其元阳潜伏,以保少阴
之真液,是泻之实所以补之也。且黄连之性肥肠止泻,与大黄并用,又能逗留大黄之力,使
之不至滑泻,故吐衄非因寒凉者,服之莫不立愈。且愈后而瘀血全消,更无他患,真良方也。
即使心气果系不足,而吐衄不止将有立危之势,先用泻心汤以止其吐衄,而后从容调补,徐
复其正,所谓急则治标,亦医家之良图也。乃世人竟畏大黄力猛,不敢轻用,即或用之,病
家亦多骇疑。是以愚不得已,拟此寒降汤,重用赭石,以代大黄降逆之力,屡次用之,亦可
随手奏效也。或问∶后世本草谓血证忌用半夏,以其辛而燥也。子所拟寒降汤,治吐衄之因
热者,何以方中仍用半夏,独不虑其辛燥伤血乎?答曰∶血证须有甄别,若虚劳咳嗽,痰中
带血,半夏诚为所忌。若大口吐血,或衄血不止,虽虚劳证,亦可暂用半夏以收一时之功,
血止以后,再徐图他治。盖吐血之证,多由于胃气挟冲气上逆,衄血之证,多由于胃气冲气
上逆,并迫肺气亦上逆。《内经》厥论篇曰∶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煌煌圣
言,万古不易。是治吐衄者,原当以降阳明之厥逆为主,而降阳明胃气之逆者,莫半夏若也。
一童子,年十四,陡然吐血,一昼夜不止,势甚危急,求为诊视。其脉洪长,右部尤重按有
力。知其胃气因热不降,血随逆气上升也。为拟此汤,一剂而愈,又服一剂,脉亦和平。一
人,年十八,偶得吐血证,初不甚剧。因医者误治,遂大吐不止。诊其脉如水上浮麻,莫辨
至数,此虚弱之极候也。若不用药立止其血,危可翘足而待。遂投以此汤,去竹茹,加生山
药一两,赭石改用八钱,一剂血止。再诊其脉,左右皆无,重按亦不见。愚不禁骇然。询之
心中亦颇安稳,惟觉酸懒无力。忽忆吕沧洲曾治一发斑证,亦六脉皆无,沧洲谓∶脉者血之
波澜,今因发斑伤血,血伤不能复作波澜,是以不见,斑消则脉出矣。遂用白虎加人参汤,
化其斑毒,脉果出(详案在青盂汤下)。今此证大吐亡血,较之发斑伤血尤甚,脉之重按不
见,或亦血分虚极,不能作波澜欤?其吐之时,脉如水上浮麻者,或因气逆火盛,强迫其脉
外现欤?不然闻其诊毕还里(相距十里),途中复连连呕吐,岂因路间失血过多欤?踌躇久
之,乃放胆投以大剂六味地黄汤,减茯苓、泽泻三分之二,又加人参、赭石各数钱,一剂脉
出。又服平补之药二十余剂,始复初。
按∶
因寒因热,皆可使胃气不降。然因热胃气不降者,人犹多知之,因寒胃气不降者,则
知者甚鲜。黄氏论胃气不降,专主因寒一面,盖有所感触而言也。曾有一少妇,上焦烦热,
不能饮食,频频咳吐,皆系稀涎,脉象弦细无力。知系脾胃湿寒,不能运化饮食下行,致成
留饮为恙也。询其得病之初,言偶因咳嗽懒食,延本处名医投以栝蒌、贝母、麦冬之类,旋
愈旋即反复,服药月余竟至如此。遂为开苓桂术甘汤,加干姜、半夏(细观理饮汤后跋语自
知),且细为剖析用药之意。及愚旋里,其药竟不敢服,复请前医治之,月余而亡。夫世之
1
本资料由四川卫校招生网整理发布,欢迎加入四川卫校 QQ 群:219585954
所谓名医者,其用药大抵如此,何不读黄氏之论,而反躬自省也哉!门人高××实验一方∶
赭石、滑石等分研细,热时新汲井泉水送服,冷时开水送服,一两或至二两,治吐衄之因热
者甚效。高××又在保阳,治一吐血证甚剧者,诸药皆不效,诊其脉浮而洪,至数微数,重
按不实。初投以拙拟保元寒降汤,稍见效,旋又反复。高××遂放胆投以赭石二两、台参六
钱、生杭芍一两,一剂而愈。
附录∶
直隶青县张××来函∶天津曹××,年二十五岁,自春日患吐血证,时发时愈,不以
介意。至仲冬,忽吐血较前剧,咳嗽音哑,面带贫血,胸中烦热,食少倦怠,屡治罔效,来
寓求诊。左脉细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