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艺术世界里_人兽平行_叙事传统及其流变.pdf

鲁迅的艺术世界里_人兽平行_叙事传统及其流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百论 [鲁迅与20世纪中国文学] 鲁迅的艺术世界里 “人兽平行”叙事传统及其流变 首作帝 “五四”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首次发现、重视 质。在《人之历史》这样类似于科学的文章中,鲁迅 和呼吁人之存在的重要历史时期。钱理群早就注 力图通过现代科学知识来论证人与兽在进化史上 意到鲁迅等启蒙主义者对人的强调和阐释是与自 的同源同宗,命脉相连。不过,鲁迅更多的是通过 然和兽相并置的:“鲁迅及同代知识分子都充分肯 建构文学艺术世界来为以“爱”与“诚”为核心的人 定了: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与自然之间,人 道主义话语配置了隐喻性的镜像符号,即是让“兽” 与兽之间,存在着本性上的相通与一致。这就是 以一种有形的、动态的序列进入“人”的行列,两者 说,人在本性上就具有原始的自然力、生命力,存在 叠加互现、人兽纠缠展现彼此之间的聚合点。事实 着原始的兽欲(食欲、情欲等)。这种认识构成了本 上,他反复提倡以兽性的爆发与勃兴来弥补人性的 (1) 虚亏与萎靡,扩大了“生命”的现代性概念范畴, 世纪‘人的觉醒’的重要方面。”事实的确如此,“五 (4) 四”先驱者始终倡导以兽性来激荡人性的现代性思 “‘生命’正是鲁迅的一个基本概念”。 以此为据, 维模式,希冀以此复活中国人的生命力,真正意义 鲁迅以高超的艺术手段把“人”与“兽”的怪诞渲染 上展开了民族危机感和爱国主义情怀的思考。“强 和复杂纠葛化为了文学事实,在他那里,“人”与 (2) “兽”相互补充和印证,他以皮里阳秋的笔法开始了 大之族,人性,兽性,同时发展。” “我们该拿出人 性中最后、最神圣的一张王牌来,让我们那在人性 中国新文学“人”“兽”并重的叙事传统。李欧梵对 的幽暗角落里蛰伏了数千年的兽性跳出来反噬他 此的评价可谓深中肯綮:“鲁迅是在细心地建立起 (3) (5) 一口。” 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新文学的发展注入了 一个兽的领域来和人的领域相平行。” 由此可见, 革新动力,以鲁迅为例,他倾注毕生心血关注中国 鲁迅艺术世界里的“人兽平行”叙事传统实乃作家 的国民性问题,其实是为了还原“人之历史”的本 的苦心经营,他反复展现人与兽的共存和差异,在 87 2012/6·文艺争鸣·当代百论 本质上是以兽作为人的参照,通过兽的生命本性来 不仅与生物学的意义迥异,也与古典文学中动物妖 影射国人的颓靡与“奴化”,从而促进人们对国民性 魔化的叙述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鲁迅艺术世界的 的审视和改造,“人兽平行”的文学叙事模式也是20 “人兽平行”叙事传统不仅仅具有象征和隐喻色彩, 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更大意义上,它成为了作家敷演真善美与假恶丑以 及推演时间进程变化的“中间物”:“动植之间,无脊 一、鲁迅的艺术世界里“人兽平行”叙事传统的呈现 椎和脊椎动物之间,都有中间物;或者简直可以说, (8) 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在这个问题 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马上支日记》、 的关注上,鲁迅既有生命终极情怀的关注,又有历 《略论中国人的脸》等

文档评论(0)

I LOVE 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