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多丽丝·莱辛——以《金色笔记》为例.pdfVIP

重读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多丽丝·莱辛——以《金色笔记》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7月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u1.2013 第26卷第4期 JournalofHeilongjiangVocationalInstituteofEcologicalEngineering V01.26No.4 重读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多丽丝 ·莱辛 以《金色笔记》为例 范楠 楠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451191) 摘 要:很多评论者认为多丽丝 ·莱辛的 《金色笔记》是一部女权主义作品,然而作者本人却从来不认 同这些 解读。文章剖析了作者和论者间关于作品中是否表达女性主义思想的不同观点,从而发掘 出作者和论者之 间张力 产生的背景和形成的原因,揭示了关于这部小说的女性主义批评发展和变迁的轨迹,指出这部小说反映出莱辛对女 性生存状况的极大关注,不仅仅局限在女权主义方面的解读,任何单一的 “主义”都不足以对 《金色笔记》进行完整 阐释 。 关键词:金 色笔记;多丽丝 ·莱辛;女性主义批评;女性运动 中图分类号:1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3)04—0142—02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 ·莱辛是一位多产的 妇女在社会中的角色” 。可见当时的意识形态、社会变革 英国作家,其代表作 《金色笔记》被很多评论者认为是一部女 和政权纷争对妇女传统观念上的震动已经使妇女变革迫在 权主义代表作品,关于该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可谓汗牛充 眉睫。 栋。然而 ,多丽丝 ·莱辛本人却从来不认同这些解读。 莱辛于1962年出版 《金色笔记》。她创新式地借用笔记 《金色笔记》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文学宝库,任何单一或片 这种个人的私密的书信类的形式,通过一位知识女性对周围 面的解读都会破坏其文学价值 ,但莱辛本人的主观表述和小 环境发生的变化的个人认识和对女性生活中面临的种种挑 说形成的客观效果呈现出如此之大的反差让我们有理由认 战进行的精神上的深刻思考,向读者真实展现20世纪50年 为 “女权主义”思想是该书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主题思想。英 代的英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全貌。她曾这样描述:“2O世纪60 国评论界对 《金色笔记》女权主义思想展开的激烈论战和莱 年代曾有这样一幅漫画,一位知识女性,因厌倦了家务,对着 辛对此的矢 口否认令人不解。基于这样的疑问,笔者从历史 一 个啤酒桶默默哭泣,我差点就变成漫画中的这位妇女。所 的角度宏观地审视英国小说和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变迁, 以,我觉得 《金色笔记》是一种全新的经历:你可以将从未有 把各个时期对 《金色笔记》的评论放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之 人表述过的东西写进去— — 比如:生活与性、母性与情感 中,分析在社会大环境下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各种论者 等。”… 观点的形成原因,以此来重新解读莱辛通过 《金色笔记》反映 随之而来的第二次女权运动在贝蒂 ·弗里丹 《女性的奥 出的对女性问题的深刻思考。 秘》一书的影响下,提出了“个人的就是政治的”这一响亮 口 1 时代的印记与巧合 号,主张以个人的经历为依据,挖掘性别歧视在政治、思想、 在20世纪上半叶,妇女对家庭的依赖仍然很强,“贤妻 社会和文化中的根源,并批判其在个人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形 良母”仍然是女性的标准形象 ,即使她外出工作,她的基本位 式。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承袭了这一理念 ,并在理论上打上个 置仍然在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男子走上前线,妇女 人化和政治化的烙印。极力推崇 “自我意识”,注重生理和文 化的区别 J。无疑,莱辛这种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女性角度 便承担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