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良路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地理位置及施工内容
1.1.1XXX位于清远市南部,园区周围为广清高速、107国道、武广高速客运专线、京广铁路等临近分布。迎龙大道贯通园区其中,全长5.64km,为城市主干道,标准路段宽60m。周边大部份地块为山地、农田、鱼塘及零散村户。
1.1.2本工程不良路基处理主要是对人工素填土层及淤泥层进行处理,对人工素填土层采用换填砂性土的处理方式;对淤泥层采用先清除0.5米浮淤再抛填片石处理的方式,在本工程起点及K1+224~K1+321右侧段因特殊位置不宜采用换填的方式,采用水泥搅拌桩及高压旋喷桩处理的方式。
1.2工程具体规模
1.2.1在本工程起点处天然地基存在淤泥层,采用开挖抛石方式开挖会比较深,容易对现状道路造成破坏,故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路基处理;在现状电线横穿道路处,因施工净空受限制,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处理。此处水泥搅拌桩平均桩长为5.44m,设计总桩长为24839.04m,高压旋喷桩平均桩长为5.95m,设计总桩长为1491.55m。在K1+224~K1+321段,为保证右侧路基基础承载力,在此处低洼坡脚处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平均桩长7.2m,设计总桩长为11160m。
1.2.2在回填素填土处,素填土结构疏松,承载力低,压缩性大,不能达到路基质量要求,设计对3m深度范围内进行挖除,回填砂性土。本工程共需挖除42.4万m3,回填砂性土44.3万m3,回填碎石砂3.9万m3。
1.2.3 本工程在K4+574.38~K4+758段及K5+380~K5+638段存在有鱼塘。鱼塘段共清淤2200 m3淤泥,回填片石3500m3,回填碎石砂1400m3。
具体工程数量见附表1。
1.3线路沿线状况
1.3.1本工程起点位XXXX。起点处到莲湖中桥段左侧天然地基存在淤泥层,现状为杂草及素堆土,K0+040~K0+070段上空存在有高压线。
1.3.2从莲湖中桥开始到K0+806.2段除现有迎龙二路水泥路外,均为农田、苗场及菜地,少部份为水流冲砂沉积区。
1.3.3 K0+806.2~K2+500段为场地平整区,在K0+806~K1+034.43段及K2+417~K2+500段为挖方区,土质较好。K1+034.43~K2+417.57段,主要为人工素填土层。K2+417.57~K2+726段,此段主要为山地,或是山地整平区,为原土,少量填方区因为地势地洼,有冲积泥砂沉积,为换填区。
1.3.4在过高铁桥后到与清晖南路相交的路口段,此段地形为山地,主要为挖方区,有少量山谷为填方区,设计填方区处理办法为清表回填砂性土处理。清晖南路路口到K3+905段,此段为长期沉积泥砂区,需进行换填处理。
1.3.5 K3+905~K4+574.38段山地,路线绕山边而行,为半填半挖段,填方段有山地冲积泥砂,为换填区。期中有两个较大山坑为当地采矿遗坑。
1.3.6 K4+574.38~K5+638段,此段从山间通过,前后两百米有鱼塘需填片石处理,K5+082.19~K5+380段为无需处理段,其它路段的填方区均为沉砂区,需换填处理。
周围(构)建筑物分布
1、本工程周围房屋距离桥梁位置较远,不良路基处理施工不受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2、K0+280~K0+640段有高压及弱电线路,K3+600~K3+900及K4+620处右侧均有铁路高压线通过,施工前需要拆移处理。
1.4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
1.4.1 地形地貌:场地位于清远市区东南部,场地地貌单元为丘陵山地和台地平原。场地沿线主要以村庄、农田、果树林等分布为主,场地地形起伏较大,高程介于20.81~79.265m之间,。
1.4.2 水文条件:施工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场地地下水主要分布于丘间洼地或盆地,在丘陵山地地下水一般不发育。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孔隙水和基岩孔隙裂隙承压水。
1.4.3地基土评价:
1、人工填土层,①厚度变化较大,为新近堆填而成,属欠固结土,结构疏松,承载力低,压缩性大,工程性质差。
2、第四系冲洪积层之②1淤泥质粉质粘土呈饱和、流塑状,属高压缩性、低强度软土,在荷载作用下最产生固结沉降,承载力低,工程性质差;②2粉质粘土呈可塑状,承载力较高,工程性质较高;②3细砂层呈松散状,承载力较低,工程性质较差;②4粗、砾砂层呈稍密状,承载力较高,工程性质较好;②5卵石层呈稍密状,承载力较高,工程性质较好。
3、全新统坡积层之③1粉质粘土层呈可塑装,承载力较高,工程性质较好;③2粉质粘土层呈硬塑状,承载力较高,工程性质好。
4、残积层承载力较高,工程性质较好,但需注意其遇水软化的性质。
5、基岩承载力高,工程性质好。
二、施工部署
2.1队伍确定及任务划分
根据本项目所在位置及工程量大小。拟按两个施工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一)课件.pptx VIP
- 广州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pdf
- 广州市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图纸).pdf VIP
- 关于烹饪的策划书3.pptx
- WALL·E《机器人总动员(2008)》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LDT 99.13-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市政工程-维修养护工程.docx
- 实验报告之spss频数分析.docx VIP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可打印).docx
-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整理版).doc
- 某小区高楼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