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2011年第36期语文教学与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刊 2011年第36期 ○ 语文教学与研究 一 路 书 香, 幸 福 前 行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体验 曹智勇1  杨海燕2 (1宿迁市教研室;2宿迁市实验学校,江苏 宿迁  223800) 一、一份回忆 儿时住在苏北一个小小的偏僻的村镇上 ,最盼望的是逢 到集日扯着父亲的衣角走到街的东头, 听那手敲小鼓的老大 爷说书, 三板斧的程咬金、 倒拔杨柳的鲁智深……我听得入 迷,却又似懂非懂。 这是我与书最早的接触。 小小的我在好奇 中长出想象的翅膀:这些有趣的故事究竟来自哪里? 真想一个 劲听个够。 不听书的日子,就缠着家人讲故事,讲烦了,家人就 找来几本小人书给我, 说:“自己去看吧! ”《孙悟空》、《刘胡 兰》、《镜花缘》、《红灯记》……对于小小的我来说,不认识下面 的字,只能看着上面的插图,就已经觉得这是一方怎样的有趣 世界。 于是,一本本小人书似一泓澄澈的溪流,让我小小的心 装满幸福,让我从此爱上读书,走向更为丰富精彩的世界。 二、一个信念 小学热爱儿童文学 ;中学醉心于金庸 、古龙、梁羽生的武 侠小说,流连于“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侠客境 界;进了师范学校,第一次走进图书室,一本接一本地借阅《呼 啸山庄》、《简·爱》、《茶花女》等中外名著,我读得酣畅淋漓,书 香伴我度过了整个学生时代。 毕业后,走上讲台,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深深认识到读 书是我立足讲台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 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 这才是合格的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更应该以读书为支撑,通过多 读书丰富底蕴,这样才能站在大语文观的角度来看待语文,这样 才能感染学生, 学生才会因为老师对语文的热爱而产生热爱之 情。 这种影响是“己之所欲,必施与人”。 只有我们成功将学生从一 方小的可怜的水池引领到广阔无垠的大海里,让学生见识到开阔 和美丽,学生才会体验到池鱼入渊、羁鸟归林的佳境,而我们就获 得了释放和提升的空间。 读书就可以无声地润泽学生,悄悄地葱 茏自己。 于是,十几年来,我坚持读书,乐在书海中徜徉。 三、一寸光阴 读书,时间从哪里来? 是啊,小学语文教师有改不完的作 业,做不完的琐事,哪来的时间? 特别是小学女教师,忙完学校 忙家里,工作家庭一肩挑。 中层干部既要做好班主任,又要兼 着学校教务处的工作,时间真的太少了。 我很喜欢易中天先生 写的一篇《春日不是读书天》。 文中引用了古人的诗句:“春日 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日蚊虫冬日冷,收拾书箱好 过年。 ”我在哑然失笑的同时也发现: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 当 你打心眼里爱上阅读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每日都是读书天。 夜阑人寂,课间小憩,闲暇假日,无一时不可读。 和儿子亲子阅 读时,我读了很多绘画本童话:《猜猜我有多爱你》、《长袜子皮 皮》、《长腿叔叔》……每个清晨,和班上孩子一起晨诵,我们一 起《日有所诵》、《古文观止》……每个中午,大声读书给班级的 孩子听,我读了《今天我是升旗手》、《草房子》、《夏洛的网》…… 每晚睡前读上半小时,我读了每期《读者》,三毛的《撒哈拉之 恋》,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一百条建议》……仅是利用这些 见缝插针的边角时间,每个月至少能读三五本书。 但最畅快的 还是周末和假期,或者带上孩子到书店去见识新书;或者宅在 家中,从早到晚尽情阅读,这才是痛快的人书合一的境界。 几 个周末下来,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呼兰河传》,王安忆的 《长恨歌》,杨绛的《我们仨》早已翻遍。 在许多这样的日子,茶 氲轻扬,书香浮动,乐在其中。 四、一串书单 有人说,语文教师站在台上,就是语文。 一个优秀教师的  知识结构应当由三部分组成—开阔的人文视野、 精深的专 业功底和一定厚度的教育理论素养。 我常常想,一个优秀语文 教师的知识结构就仿佛是一棵根深叶茂、枝干挺拔的大树。 树 根就是教育理论,它有厚度、有深度,只有做到理智而深刻的 理解,方能深深地扎根教育事业这方沃野。 树干是专业知识,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学素养。 这份主干必须茁壮挺拔,它应有 《诗经》浪漫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佳人,在水一方”,应 有雪莱豁达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应有陶渊明悠然的 “采菊东篱下”,应有国学经典,还应有外国名著。 “袖长方能善 舞”,教材不能成为语文学习的全部 ,更不应该成为耗尽学生 精力的黑洞。 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出课本的方寸之地, 遨游于深渊浩淼的认知空间, 所以我们必须有丰厚的文学素 养作为树干。 而更为自由繁茂的就是那开枝散叶的人文素养, 思想哲理、天文地理、童书经典……一切皆可,语文教师应该 是个杂家,因为教育的外延原本就是与生活相等 ,广读博取, 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旁征博引。 基于此,我将自己曾经精读的部分书籍枚举如下: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