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反垄断法实体规制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

内 容 摘 要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分散的国内 市场正在迅速融合成为真正的统一的世界市场,企业合并无疑作为融入世界市 场的战略选择。通过合并而增强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力同时,也隐含着形成或 加强市场地位,排斥或限制竞争的可能性,所以为维护有效竞争环境,完善竞 争结构,现代的反垄断法一直把企业合并作为规制的重点。本文通过研究西方 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和司法实践,采取比较、归纳分析的方法,结合我国的具 体国情及政策目标,围绕反垄断法的核心内容之一—企业合并规制,提出我国 反垄断法企业合并实体规制的一些设想。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反垄断法企业合并的一般理论。本章通过对西方发达市场 经济国家企业合并含义的法律界定、企业合并不同类型的分析及合并行为对市 场竞争的积极、消极效果的阐释,总结出我国反垄断法企业合并之基本含义及 合并规制之重点。 企业合并的含义援引王晓晔教授的观点,采取列举加概括的方式进行含义 广泛的概念界定。按照当事人所处的不同生产阶段企业合并分为横向合并、纵 向合并及混合合并三种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合并对市场竞争的消极影响差别 很大,建议我国采取国外通行的做法将横向合并作为反垄断法规制的目标,而 对于非横向合并不予干预。 第二部分:剖析企业合并的规制模式及其理论依据。通过对反垄断法结构 主义和行为主义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的产业政策、市场经济发展 的现状和国际竞争地位的实际,提出我国规制企业合并的立法定位原则及适合 我国的反垄断法规制模式。 我国反垄断法企业合并应当采取“宽松”的立法定位原则。目前的产业政 策是增强企业经济实力、走企业规模化发展道路;我国的经济发展轨迹由计划 经济到市场经济,经济思想、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可同日 而语,在此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自然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效率因素,对社 会经济效益及司法效率的追求决定了企业合并的政策目标;反垄断法本身的不 1 确定性,合并结果及规制结果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民主与自由的价值理念等, 从这五个方面论述了我国企业合并规制的立法原则,应以宽松为宜。虽说合并 规制立法采取宽松政策,但并不代表反垄断法整体的宽松,在此合并规制的宽 松可以从滥用优势地位行为的严格规制中得到弥补、获得平衡。 进而论证了我国对企业合并应采取的规制模式,即行为主义为主、结构主 义为辅。 第三部分:探讨企业合并反垄断法规制的实体控制标准。以行为主义理论 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确定我国企业合并的实质性标准及具体评价因素。 实质性标准,鉴于美国“实质性减少竞争”标准与欧盟“加强市场支配地 位”标准的发展趋同,我国可以采取美国的、也是世界上多数国家所普遍采用 的“实质性较少竞争”标准作为实体规制的原则性标准。 在此原则性规定基础上,对企业合并进行具体地评价,首先要界定相关市 场:产品市场和地域市场。在界定产品市场时,鉴于我国反垄断机构的执法经 验与水平,可以采用易于适用的需求替代性方法为主,将交叉弹性分析方法作 为辅助;地域市场界定,根据企业合并的立法定位原则,尽量采取划大地域市 场的方法,划分为:跨区域市场、国内市场或国际市场,而尽量不划分为地区 市场,通过对地域市场的划分来控制企业合并政策的宽松与严厉。 在明确界定的市场上计算市场份额与集中度,这是结构主义规制模式的决 定性因素,是行为主义模式的起点。反垄断机构还需参考一些灵活性因素:市 场进入障碍、整体经济和社会公共利益、国际竞争力等;同时赋予被控合并企 业抗辩理由:改善市场竞争条件、效率因素、破产公司原则等,综合这些因素 最终决定一项合并是否应予禁止。 第四部分:关于企业合并指南的思考。针对反垄断法变动、修改之频繁及 企业合并规则之不确定性,建议反垄断法只作原则性的规定,同时采取反垄断 法与配套制度相结合的方法,不定期发布“企业合并指南”,以此作为反垄断法 的补充,为反垄断机构司法实践提供指导,并使企业能够对其合并行为产生的 法律后果有合理的预期。 在本章最后,提出了在对国外的立法与实践经验进行参考与借鉴时须注意 法律的本土化过程,不能不顾国情的完全照搬照抄,也不能盲目自信、全盘否 定。

文档评论(0)

文献大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