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二课 第三框正确的对待大众传媒教案 新人教版.docVIP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二课 第三框正确的对待大众传媒教案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确的对待大众传媒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大众传媒的正面及负面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分组讨论,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各种大众传媒,趋利避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克制的能力,理性的运用传媒与人沟通,选择健康文明的娱乐方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如何正确对待各种传媒。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辨别传媒信息的真假,如何理性地运用传媒学习、娱乐和与人沟通。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你知道最近有哪些重大新闻? 【生】据《证券时报》()统计,本周(4月16日-22日)有毒胶囊召回、崔永元炮轰药监局、“90后女副局长”系违规任用、漯河副局长打人案所涉河畔雅墅属违法建筑、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专家称未来将取消药品加成等热门时事新闻。   “毒胶囊”事件曝光 各地涉企不合格药品召回   崔永元炮轰药监局 药品安全监管缺失“互联网反垄断第一案”开庭 3Q庭审直击   最高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核准吴英死刑   漯河副局长打人案所涉河畔雅墅属违法建筑 将拆除“90后女副局长”系违规任用 责任人将追究责任   专家:未来将取消药品加成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过渡期为5年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师】你是通过哪些渠道得知的? 【生】大众传媒:互联网、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借助大众传媒广泛传播。) 【师】你还可以通过其他什么渠道得知? 【生】大众传媒:互联网、报纸、广播、电视、杂志…… 【师】是的,我们可以借助大众传媒获取和传递很多的信息,今天我们就继续讨论有关大众传媒的一些话题,看看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对待大众传媒?下面就来学习新课正确对待大众传媒。 讲述新课: 一、学会判断信息的真伪 【新闻】3个 A2008年3月17日英国《泰晤士报》等一些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军事镇压”、“藏人被杀数百人”等文字随处可见,明明是一些暴徒打砸抢烧、伤及人命,却说成是“和平示威”,全然不顾事件的本质和事实真相,违反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B德国《图片报》3月17日在其网站发布了一条消息,其报道对事件过程中的有关信息,或模糊表述,或称有“数百人伤亡”、“数百藏人被杀”,将新闻事实随意夸大,用谣言制造轰动效应。 C某电视台曾作了一个专题报道,揭露了某城市郊区一个专门用纸箱子做包子馅的窝点。此事件一经报道,市民哗然。众多报刊、网站争相转载,进一步加重了市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忧虑,甚至有些海外媒体也借题发挥,指责中国忽视食品安全问题。没过几天,这一新闻报道被证实是假新闻,人们虚惊一场。虽然造假者被绳之以法,可是,这一假新闻事件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却难以挽回。 【师】下面我们来看三条假新闻,在看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假新闻的危害有哪些? 【生】扰乱社会正常秩序,引发混乱;破坏国家的名誉;损害他人和社会的正当利益;不诚信,引发社会的诚信危机;干扰人们对事物的正确的认知…… 【师】面对大量的新闻报道,我们应怎样才能获取有用的信息? 【生】我们善于思考,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对同类新闻的对比、分析,锻炼自己去伪存真的本领。 【师】从刚才的分析中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学会判断信息的真伪。 【师】下面我们来看两则报道,这两则报道描述的是同一事件。请同学读 【报道一、报道二】 报道一:昨日深夜11点,在本市新开路大拐弯处发生了一场车祸,一个报亭被撞倒,所幸无人伤亡。警方调查人员说,昨天晚上,肇事者刚刚失恋,约了几位朋友聚会,喝了大量白酒,如果肇事者不喝酒,就不会酿成车祸。直到今日清晨,肇事者仍然处于醉酒状态。——《xx晚报》2010年3月5日 报道二:昨日深夜11点,在本市新开路大拐弯处发生了一场车祸,一个报亭被撞倒,所幸无人伤亡。当地居民反映,此路段才竣工一个月,已经发生了5次交通事故。他们怀疑,这个地段的指示牌设置的不够合理,希望交通部门能够介入调查。——《xx都市报》2010年3月5日 【师】1、这些媒体对事实的评论是否存在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生】存在。各媒体的立场、观点不同。报道一是对事实的描述,报道二是对观点的描述。 【师】2、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媒体对事实的评论? 【生】要学会恰当地选择传媒搜集信息,合理地采集传媒所提供的信息,学会主动思考,辩证地看待事物。 二、选择健康的娱乐方式 【师】大众传媒具有娱乐、游戏的功能,你最喜欢哪一种大众传媒? 【生】互联网 【师】大家对网络似乎情有独钟,网络作为一种融合其他众多媒体特点于一身的新型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确实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师】现在青少年的网络生活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呢? 【生】聊天、信息查找、网络游戏等…… 【过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接触网络游戏。可是,大家对待网络游戏的态度却褒贬不一。有人说网络游戏“利大于弊”?有人说网络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