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时间:25分钟 分值:30分)
A组(基础题)
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指( )。
A.周礼 B.和谐的人际关系
C.礼貌待人 D.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解析 “克己复礼为仁”指儒家提倡的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遵循)周礼。本题选A项,注意容易错选为D项,孔子的思想代表的阶级利益是奴隶主阶级。
答案 A
2.孔子政治主张中的核心内容在其教育思想上的最主要体现是( )。
A.“中庸之道”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创办私学
解析 “仁”是孔子核心政治主张,分析各选项,正确的应是B项“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答案 B
3.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 )。
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体现了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的辩证法,老子在政治上还主张“无为而治”。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
答案 B
4.“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墨子的“兼爱”思想
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D.庄子的“齐物”观点
解析 “世异则事异”是论点,而“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是论据,论点体现了法家改革观。
答案 C
5.有学者赞扬孟子“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该学者赞扬孟子的主要依据是( )。
A.提出“民贵君轻”和“仁政”
B.被尊称为“亚圣”
C.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D.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为孔子所未及焉”是指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主要是指发展了“仁”的思想,即孟子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答案 A
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解析 依材料信息:“绝弃圣智”、“仁义”、“弃利”。然后结合反对儒家和墨家的思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可知这是小国寡民的思想。
答案 C
B组(能力题)
7.针对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氏跳“八佾舞”,孔子表示反对,主张“克己复礼”,其实质是( )。
A.提高个人修养 B.维护传统礼制
C.扭转天下乱局 D.规范人际交往
解析 按制度贵族舞乐时,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卿、大夫四佾(三十二人)。可是鲁国大夫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64人的大型舞乐队,与天子同礼,孔子是站在维护奴隶制的立场,表示强烈反对。《论语》中他谈到季氏此事的时候,就愤怒的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意思是说:如果这件事情都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
答案 B
8.《论语》载,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
A.启发诱导 B.学思结合
C.因材施教 D.温故知新
解析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大意是: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答案 C
9.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
A.庄子、韩非子 B.老子、孔子
C.庄子、孔子 D.孟子、荀子
解析 庄子认为人与天“不相胜”,“天”指自然,“人”指人为。人为是对自然状态的一种破坏,无利而有害,因此人应该顺应自然。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答案 C
10.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
C.甲——墨,乙——法,丙——道
D.甲——道,乙——墨,丙——儒
解析 以德教化是儒家思想;严格惩罚是法家思想;自我觉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宁海县正学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doc
- 浙江省宁海县正学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doc
- 浙江省宁海县正学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题.doc
- 浙江省萧山九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
- 浙江省余姚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
- 安徽省长丰县下塘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教案 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案 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教学案 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案 北师大版.doc
- 江苏省扬中市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8课《昌盛的文化》教案 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高中历史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含解析).doc
-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高中历史 第3课 宋明理学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历史 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高中历史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含解析).doc
-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高中历史 第5课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中历史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