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要
我国现行刑法第 385 条第 1 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
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受贿罪中
规定的 “为他人谋取利益”被学界概括为利益要件。利益要件首先由司法实践部
门提出,后被立法机关采纳并写入刑法典。它不仅体现了我国实用主义的文化传
统,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职务犯罪及其治理的变化。利益要件产生伊始,对其
合理性的争 也就开始了,其中大多数研究主要是基于中外受贿罪的比较而展开
的,主要有存废两种观点,主流的观点依旧是保留利益要件。利益要件的提出具
有其合理性,从利益要件提出背景的角度看,利益要件是在总结司法实践的基础
上提出的,反映我国惩罚少数,教育和挽救多数的刑事政策;从刑法规范的角度
来看,利益要件是受贿罪客观方面的必要条件,利益要件的规定有利于预防和减
少积极行贿的行为,利益要件的提出增加了受贿罪的客体有利于缩小受贿罪的犯
罪圈,以免受贿罪的打击面 大。
虽然利益要件的提出具有其合理性,但是应当对利益要件进行规范化分析,
以化解它所引起的规范冲突,这就包括对利益要件和犯罪构成的关系、对利益要
件和受贿罪罪数的关系以及对利益要件和受贿罪犯罪形态的关系进行研究。从受
贿罪的主观方面的学说、利益要件与受贿罪主观方面的认识因素以及意志因素的
关系看来,受贿罪的主观方面 包括利益要件。从受贿罪客体的国内外学说、利
益要件与受贿罪客体之间关系的看来,利益要件与受贿罪客体是部分与整体的关
系,利益要件只是受贿罪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非法收受贿赂、索取贿赂、利
用职务之便的概念、学说,以及受贿罪客观方面与利益要件之间关系看来,受贿
罪客观方面与利益要件之间的关系密 可分,两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从利益要件罪数形态的学说看来,行为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另行触犯刑法构
成其他犯罪的,应该以受贿罪和其他犯罪实行并罚。从利益要件既遂形态的学说
看来, 是收受型受贿罪还是索取型受贿罪,受贿罪犯罪既遂的标准应该是利
用职务之便收受或者索取贿赂,而 是以行为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受贿罪
的既遂标准。
但是随着社会情势的转变,从刑事政策角度看,废除利益要件更顺应刑法发
展的潮流。
【关键词】受贿罪 利益要件 合理性 关系
1
Abstract
The first one of Article 385 of China ’s current Penal Code rules that : national
staff avail himself of his position to seek benefits for others and obtain other people ’s
property, or receive other people ’s property illegally, which is bribery. “make profits
for others ”in bribery is summed up as the interests element by academic. It was put
forward by the judicial practice department, then adopted by the legislature and was
written into the Penal Code. It not only reflects the pragmatism of China ’s cultural
tradition, but also reflects the functionary crimes and the management chang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interest elements generated, many
scholars had begun debated it is rationality or not. Most of the research is mainly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