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检测 语文版必修5.docVIP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检测 语文版必修5.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检测卷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宰予(yú)   徜徉(tánɡ)  踌躇满志(chóu chú) B.凛然(lǐn) 荒秽(huì) 根深蒂固(dì) C.拂拭(fú shì) 数罟(ɡǔ) 奸相佞臣(nìnɡ) D.秕糠(bǐ) 庠序(xiánɡ) 瞠目结舌(chēnɡ) 解析 A项中“徜”应读“chán”。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B.为丛驱爵者 C.苟无恒心,放辟邪侈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解析 B项“爵”通“雀”,C项“辟”通“僻”,D项“颁”通“斑”。 答案 A 3.在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其他三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C.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D.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 解析 D项表“众”之意,其他为兼词。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 B.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C.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D.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 解析 A项,文章,古为花纹、色彩;今为单篇不长的作品。B项,天理,古为天然的纹理、生理结构;今指天然的道理。固然,古为本来的样子;今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C项,规矩,古为圆规和曲尺;今指端正老实,合乎标准或常理。 答案 D 5.下面句子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我知之濠上也。 B.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C.天下莫柔弱于水。 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解析 A、C、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B项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 B 二、(3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7分)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庄以,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子曰:“当仁,不让于师。”(选自《论语·卫灵公篇》)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群而不党       党:为了私利互相勾结。 B.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弘:发扬光大。 C.君子病无能焉 病:疾病。 D.吾见蹈而死者矣 蹈:踩。 解析 病:担忧。 答案 C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虽得之,必失之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C.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王笑而不言 D.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解析 B项“虽”都是“即使”的意思,A项第一个“以”是“因为”的意思,第二个“以”是“用”的意思;C项第一个“而”是“但是”的意思,表示转折关系,第二个“而”是表示修饰关系;D项第一个“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第二个“之”是“动词之后,起补足音节作用,不译”。 答案 B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所节选部分体现了《论语》一书语言简洁明快,要言不烦,但又不失生动、睿智的特点。 B.文中孔子认为整日与大家聚集在一起,说话从不提到道义,只喜欢卖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