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雅俗共赏同步检测 语文版必修5.docVIP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雅俗共赏同步检测 语文版必修5.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雅俗共赏同步检测 语文版必修5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跻身(jī)   敷衍(jùn)  嗜好(shì)  清隽(jùn) B.娉婷(pīnɡ) 寒碜(chen) 谙熟(ān) 提纲挈领(xiè) C.震慑(shè) 譬如(bì) 鞭挞(tà) 踽踽独行(jǔ) D.炫耀(xuàn) 逮捕(dǎi) 缜密(zhěn) 栉风沐雨(zhì) 解析 B项“挈”应读qiè;C项“譬”应读pì;D项“逮”应读dài。 答案 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鉴赏  互相推诿  交插学科  望风披靡 B.脉搏 不可思议 不揣冒昧 进退维谷 C.焦燥 草菅人命 哗众取宠 青春永驻 D.怠慢 未雨绸缪 蜂涌而上 沽名钓誉 解析 A项“插”应为“叉”;C项“燥”应为“躁”;D项“涌”应为“拥”。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士人流落民间的究竟少,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却________多起来。 (2)重庆原司法局局长文强,由一个党的领导干部________成一个贪污犯。 (3)这也是给大家看的,看了可以当做“谈资”,增加________。 A.逐步 退化 趣味 B.逐渐 退化 兴味 C.逐步 蜕变 兴味 D.逐渐 蜕变 趣味 解析 “逐步”指一步一步地发展,有很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的有计划的努力;“逐渐”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事物变化。故(1)句选“逐渐”。“蜕变”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退化”①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功能减退甚至消失;②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故(2)句选“蜕变”。“趣味”指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兴味”指一时产生的兴趣。根据(3)句语境故选“趣味”。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级指挥大师埃瑞克·孔泽尔倾情奉献,其专辑所选音乐都是俗不可耐且容易吸引人的精彩片段,深得“粉丝”们喜爱。 B.在这次出征世乒赛的中国军团中,有几个打法特殊的选手分外引人注目,大家期待他们在赛场上出奇制胜。 C.同样,抛开具体历史来说,《雍正王朝》的语言倒是做到了雅俗共赏,起码文白之间没有太大或太明显的差距,通俗易懂且不失气度。 D.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 解析 A项,俗不可耐:庸俗得让人无法忍受。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应为“通俗易懂”。 答案 A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指出了这条路。 B.他们在享受,在蜕变,也在学习,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 C.由于章回体小说具有生动的情节,使那些所谓雅人也感受到了故事的魅力。 D.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 解析 B项,语序不当,应为“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C项,缺主语,删去“由于”或“使”中的一个。D项,否定不当,应为“还不得不回向……”。 答案 A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6~8题。 单就玩意儿而论,“雅俗共赏”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固然,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雅方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赏”的。但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我们想起了“有目共赏”这句话。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有目”是反过来说,“共赏”还是陶诗“共欣赏”的意思。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但是这不相远似乎只限于一些具体的、常识的、现实的事物和趣味。譬如北平罢,故宫和颐和园,包括建筑,风景和陈列的工艺品,似乎是“雅俗共赏”的,天桥在雅人的眼中似乎就有些太俗了。说到文章,俗人所能“赏”的也只是常识的,现实的。后汉的王充出身是俗人,他多多少少代表俗人说话,反对难懂而不切实用的辞赋,却赞美公文能手。公文这东西关系雅俗的现实利益,始终是不曾完全雅化了的。再说后来的小说和戏剧,有的雅人说《西厢记》诲淫,《水浒传》诲盗,这是“高论”。实际上这一部戏剧和这一部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西厢记》无视了传统的礼教,《水浒传》无视了传统的忠德,然而“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官逼民反”,也是人之常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