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陶瓷器上龙纹的演变系列专稿之一宋以前陶瓷器上的龙纹装饰.pdfVIP

历代陶瓷器上龙纹的演变系列专稿之一宋以前陶瓷器上的龙纹装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古玩】玩】 历代陶瓷器上龙纹的演变系列专稿之一 斋石点 宋以前陶瓷器上的龙纹装饰 文/冯小琦 遍,著名的越窑、长沙窑、巩县窑、鲁山 龙纹,作为贯穿历代陶瓷器的常见纹饰,弄清其演变规律,则是瓷器断代和 窑等窑都采用龙纹装饰。浙江上虞唐乾符 辨伪的有力依据。本刊特邀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冯小琦连续撰写专稿, 二年(879年)墓出土青釉蟠龙罂,在罂的颈 阐述历代陶瓷器上龙纹的演变规律,以期此“画龙点睛”之文促成陶瓷鉴定 部堆塑一条龙,龙腾云欲飞。长沙窑采用 上的 “点石成金”。 ——编 者 龙纹装饰的器物所占比例不多,有青釉褐 彩龙系壶等器物。巩县窑以龙纹装饰的器 龙纹是瓷器上常见的纹饰之一。传说 形,一侧为龙柄。 物有:三彩双龙耳瓶、龙柄壶、龙纹三足 它能登天入渊,行云降雨而成为民间喜闻 南北朝时期至隋代,龙的形象已被广 炉、白釉双龙耳瓶等。鲁山窑有黑釉月白 乐见的形象。将它虚拟并加以神话,是带 泛地用于装饰陶瓷器物,常见青釉、褐黄 斑龙柄壶。 有神话色彩的一种动物。龙也是古代封建 釉、白釉龙柄瓶、双龙耳瓶、双联瓶、龙 唐、五代龙纹多为刻划而成的平面图 帝王权威的象征,皇帝以真龙天子自居,帝 柄鸡首壶、龙首 等器物。 案,龙体基本为兽形,龙首有角,无双鬓, 王的住所、皇宫及日常使用、穿着都充满 隋代青釉龙柄鸡首壶(图二),泰安市 上颚唇部微微凸起,一般爪为三趾,并出 了龙纹。 出土,壶盘口,长颈,肩部一侧饰鸡首,一 现宝珠,珠小而为火焰包围。龙纹常与祥 一、龙纹是贯穿我国陶瓷发展史 侧饰龙柄,龙的塑造较为细致,龙柄高于 云、波涛、宝珠组合,少数出现蔓草纹。回 的图案 口部,龙衔住瓶口,形象生动。 首龙此时出现。 早在新石器时代,龙纹经常出现在陶 至此所见龙纹装饰主要采用堆塑、刻 宋元时期有印花、剪纸贴花、绘画、贴 瓷器上。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及石岭下 划等方法。龙多以立体或平面形式出现于 花龙纹。龙体作蛇形,S形尾渐细,龙首双 类的陶器上就已经出现龙纹装饰,两年器 器物上。 鬓可有可无,爪有三、四、五趾的,以三、 物均出土于黄河支流的渭河上游,传说是 唐代,以龙作为器物的装饰更为普 四趾居多,宝珠的火焰由一端向外喷射,火 炎帝、黄帝的势力范围。 焰呈燃烧状或带状,晚期出现无角、花尾 在商代二里头文化晚期遗址中发现在 得螭龙。该时期龙纹装饰大致用于宫廷及 灰陶上浅刻夔龙纹的陶器。 佛教用器方面。 汉代在瓦当、陶井栏上也出现四神龙 明清两代御窑厂建立,遣官督烧,瓷 纹图案。东汉绿釉陶器,有些造型是模仿 器多以龙纹为饰,龙纹成为官窑瓷器最具 同时期铜器器形,如三足樽、壶、 等。绿 代表性的纹样。而且朝廷三令五申禁止民 釉龙柄 (图一),通体施绿釉,器身为四方 图一:汉绿釉龙柄 间烧造官器,因而龙纹仅用于宫廷及祭祀

文档评论(0)

godadd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