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条签订前后台湾士绅阶层动向初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2 年第 6 期 广西社会科学 NO. 6 ,2002 (总第 90 期) GUANGXI SOCIAL SCIENCES (Cumulatively ,NO ,90) 《马关条约》签订前后台湾士绅阶层动向初探 倪  蛟 (南京大学历史系 ,江苏  南京  210093) [摘要]  《马关条约》签定前后台湾士绅动向为视角 ,探讨台湾士绅阶层面对割台危机所展现出来的不同抉择 。 [ 关键词]  《马关条约》  台湾   士绅阶层   动向 ( ) [ 中图分类号]  K25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6917 2002 06 - 0185 - 02 ( )   士绅 gentry ,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精英阶层 ,系指在 表现出应有的民族义愤 。1895 年 6 月下旬至 11 月各地主要 科举制度下获得功名 、学衔 、官职 ,并由此获得特权 、居于社会 的抗 日士绅作出了抗 日举动 :姜绍祖散家财募义军五百 ,与 日 领导地位的知识阶层[1 ] 。传统士绅在近代中国历史巨变中所 军战新竹 ,失败 ,复集佃兵赴战 ,殁于新竹 ;徐骧率义勇转战头 展现出来的不同动向及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已成为史学界研 份 、彰化 ,云林之役战殁 ;吴汤兴 ———与同邑生员邱国霖 、邱光 究的新领域 ,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大 忠 、吴镇氵光等募义勇数营 ,转战新竹 、彰化 ,战殁于八卦山;林 批丰硕成果[2 ] ,但对近代台湾士绅 ,特别是对其在《马关条约》 冈———组民团 , 自任前锋指挥 ,守乡里 ,父子俱战殁 。 签订前后的研究仍然是个薄弱的环节 。《马关条约》使中华民 整个保台抗倭斗争中 , 台湾士绅积极奋战 ,浴血抗争 ,其 族陷入了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中 ,更将台湾士绅推到了面临抉 因如下 : 择而分流的历史境地 。本文拟以甲午战争后日本割占台湾为 1 激昂的民族情感 。作为知识阶层的台湾士绅深受儒 历史背景 ,重构出处于历史变迁中的台湾士绅面对民族之辱 , 家文化的熏陶教诲 ,“以天下为己任”,强调“天下兴亡 ,匹夫有 乡土之憾 ,丧地之耻 ,所展现出来的三个不同动向:激烈抗争 、 责”, 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为重 ,宁可“杀身以成仁”,“舍 黯然内渡和遁世避隐 ,并进而探究其动因。 生而取义”,而不愿屈身伺倭 , 同时追求国家“大一统”,强调中 动向之一 :激烈抗争 。1894 年的中日甲午战争 , 由于清政 华民族必须团结一致 ,反对分裂祖国。这些爱国主义精神 ,培 府昏聩无能 ,最终惨败 。次年 3 月在 日本马关春帆楼与 日媾 育了台湾士绅强烈的民族 自尊心和民族责任感 ,成为其崇高 和 , 日本借机敲诈勒索 ,除赔款外 ,试图染指中国领土 ,其一便 的人生价值标准 。故面对 日倭的侵台 ,台湾士绅“少小虽非投 是割占台湾 。消息传来台湾士绅痛心疾首 ,在奏清廷免割台 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慷慨赴难 ,浴血奋战 ,视死如归 。 湾之电文中痛

文档评论(0)

godadd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