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中和镇福泉村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项目规划方案
中和镇政府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2012年中和镇福泉村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项目规划方案
2012年,福泉村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建设工作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推进移民新村建设,实现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特制定福泉村规划方案。
第一章、全村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扎兰屯市中和镇福泉村位于东经122°28′、北纬47°33′。距中和镇10公里,交通便利,111线国道和省际大通道贯穿全村。全村地形为低丘起伏台地。土壤种类主要有暗棕壤土、黑土、草甸土、沼泽土、沙土等。历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降雨量498mm ;有效积温2200--2400 °c;无霜期为115-120天;最大冻土深度2.2m;村域内自然水源丰富。
2.人口与建筑
村域现有人口2245人。全村分为12个基层生产小组。因可耕种土地较为分散,人口居住分布也不集中。耕地面积24560亩,林业用地20015亩。水域面积1400亩。村庄占地148亩。
全村居住总建筑面积4.2万m2,住房砖瓦化率达到76%,人均居住面积19 m2。全部为平房建筑。
3.道路交通及工程设施
(1)道路系统
村内主要道路系统呈东西走向,道路较为狭窄,布局不够合理,硬化路面的比率不足。
(2)电力:
村电力总容量达2000KVA,全村电力由成吉思汗线供给。输入电压35kv,输出电压380v;
(3)电讯:现有电话53门,手机103部。普及率80%。
(4)给水:村域水源丰富,自供有余,但供水系统缺乏。
4.五大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村民步入市场经济的脚步加快,商、运、建、服、养五大行业也将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商业方面,有交易市场1处,交易额3万元左右,商店12个,年营业额70万元左右。运输业方面,有轿车1辆、面包车4辆、中型三轮车28辆,四轮车393台,运输收入20万元左右。建筑业,有瓦工30人,力工60人,年收入6万元左右。服务行业,共有180多人到各地从事装卸、运输、经商、加工等服务行业。养殖业,现有养殖户80户,养殖量4000头(只)。
第二章、福泉村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优势包括:1、自然条件较好,便于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村域广阔,农业结构基本合理,且地下水源充足,对农、林、牧、副业的发展有着先决的自然条件。
2、111国道和省际大通道纵横贯穿,交通极为便利。
3、该村设有文化站、小学、商业等文化生活设施有一定的基础,便于发展。
4、“两委”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与战斗力,群众基础良好,对大面积的项目实施有利。
5、百年老字号“库堤河”手拍粉,成立合作社后,规模逐步扩大,已在周边地区颇具名气,并且前景广阔,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制约因素包括:1.粮食单产水平较低,平均亩产粮食300kg,原因是一些耕地土层薄、土质差,多为旱地,耕种条件较差,需择良耕种,还林和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2.技术文化落后,人才缺乏。该村的农业生产仍属传统方式。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少年辍学,务农经商的现象时有发生。
3.是产业发展滞后。高效农业技术含量不高,产业化程度较低;招商引资难度大,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反哺农业能力弱,支柱产业单一。
第三章、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1.本着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原则,充分发挥本村的自然条件,按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统一考虑村内及各基层村公建配套、住宅改造和农产品加工的布局,使其既具有城镇功能又保持田园风貌。
2.以发展市场经济为导向,活跃农村经济,从小规模粗放式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发展。从本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3.充分利用现有建设基础,调节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功能,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取得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
4.贯彻节约用地原则,提高土地利用率,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标准。
5.时空分布上贯彻远近结合,以近为主的原则,既要考虑远期布局形态的完整性,又要考虑建设发展阶段性。
二、奋斗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产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教育组织化、稳定机制长效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发动,逐步把福泉村传统产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竞争力和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产业,把福泉村建设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社区,把福泉农民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力争用5年的时间,村级集体年经济收入增加到200万元,村民年纯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