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T 10152-1993 磨辊.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行业标准 SB/T10152一93 磨 辊 1 主肠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的结构、系列、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双金属离心浇铸冷硬合金铸铁磨辊,非标准系列的磨辊也应参照本标准执行。 2 引用标准 GB977灰铸铁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GB5875铸铁件 GBn193 出口机械、电工、仪器仪表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 3.1小孔径磨辊 辊体外径与孔径之比大于2的磨辊。 3.2大孔径磨辊 辊体外径与孔径之比小于、等于2的磨辊. 4 结构、系列 月 曰 . ﹄ . 1 结构 磨辊分小孔径和大孔径磨辊两种,其结构由辊轴和辊体组成,见图1, 孟 口 马 ‘ ‘ 系列 系列见表1. 表 1 D 拟80 22p 似50 似50 L 200 300 400 500 8的 800 1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93一03一23批准 1993一10一01实施 SB/T10152一93 5 技术要求 5.1 制造依据 磨辊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外,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2 辊体材质 5.2.1辊体白口层的化学成分见附录A(参考件)。 5.2.2辊体灰口层铸铁应符合GB5675的HT150机械性能。 5.3辊体材料 机械性能应不低于45优质碳素结构钢. 5.4 辊体制造质量 5.41成品辊直径及白口深度: 成品辊直径,mm 白口深度,mm 0120^0190 13士5 0200^-0300 15士5 5.4.2辊体经加工后硬度为肖氏硬度66^-78Hs, 5.4.3辊体经加工后,其工作表面不得有裂纹、夹渣、气孔、砂眼等任何铸造缺陷。 5.5辊体径向跳动 磨辊经加工后,辊体工作表面对辊轴轴承经公共轴线的径向跳动t不大于。.03mm, 5.6 动平衡试验 ,‘ 辊体长度大于或等于800mm的磨辊经加工后,应进行动平衡试验,其精度要求为G1,许用偏心轴 距为15.92Fam, 注:1)对暂不具备动平衡试脸条件的生产厂家,可在发布之日起一年后执行。 5.7 无故障使用时间 磨辊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从开始使用到因制造质量间题首次出现停机故障的工作时间不少于 1000h. 6 试验方法 6,本标准5.2.1条的检测 按常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进行. 6.2 本标准5.2.2条的检侧 按GB977规定进行。 63 本标准5.3条的检测 按常规火花鉴别方法进行。 6.4 本标准5.4.1条的检侧 辊体端面白口层和灰口层之间必须要有麻口层过渡,以确保结合牢固。如有麻口层过渡,但不明显, 可采用超声波探伤仪作结合是否牢固的最终判定。 6.5本标准5.4.2条的检测 辊体工作表面用肖氏硬度计检查,也可用布氏(HB)或洛氏(HRc)硬度计检查,用布氏和洛氏硬度 检测时应按对照表换算成肖氏硬度值判定是否合格. 硬度测试点应分别位于辊体两端(100士20)mm计二点,辊体表面测试点应光瘩、平整、无缺陷、无 油。 6.6 本标准5.4.3的检测 目测。 382 SB/T 10152一93 6.7 本标准5.5条的检测 磨辊经加工后.将辊轴轴承位置置于平板或平台平面上的V型铁上,把百分表触头垂直辊体指向 轴心,旋转磨辊,在距各端面50mm和中间处分别测量各截

知传链电子书

文档评论(0)

godadd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