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苍 凉 的 黄 昏
———晚年陈旭麓与新时期中国史学
周 武
(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200235)
摘 要 : “文革”结束的时候 , 陈旭麓已开始 “渐入老境”, 但在 “苍凉的黄昏”中 , 他却迸发出巨大
的生命能量 , 把自己的学术与思想推向一生中的巅峰状态 , 他的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 , 并被誉为新时期
“中国本土史学的标志性文本”的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浮想录》等 , 都是在 “老境侵夺”的日
暮黄昏中完成的 , 这也许可以算是一种幸运 , 但这种幸运之中又浸透着他那一代学人命运的苍凉 。
关键词 : 陈旭麓 ; 新陈代谢 ; 新时期 ; 中国史学
“文革”结束的时候 , 陈旭麓先生 已 58 岁 , 兼具的出类拔萃者 。早在 1942 年大学 尚未毕业 ,
开始 “渐入老境”。胡适在一篇题为 “不老”的文 他就已在贵阳文通书局出版了 《初中本国史》, 次
章中曾引用梁漱溟致陈独秀的一封信中这样一段 年又在一家文史期刊上发表了长篇毕业论文 《司马
话 : “当四十岁时 , 人的精神充裕 , 那一副过人的 迁的历史观》, 深得文史前辈谢六逸等先生的器识 。
精神便显效用来 , 于甚少的机会中追求出机会 , 攫
1946 年陈旭麓随大夏大学 “复员”到上海后 , 先
取了知识 , 构成了思想 , 发动了志气 , 所以有那一
生蒿 目时艰 , 以一个 “自由分子”的情感和理性 ,
番积极的作为 。在那时代便是维新家了。到了六十
把积年所学和忧思化作对时局的针砭和对国运的洞
岁 , 精神安能如昔 ? 知识的摄取力先减了 , 思想的
见 , 在 《观察》、《大公报》、《时与文》、《展望》等
构成力也退了 , 所有的思想都是以前的遗留 , 没有
那方兴未艾的创造 , 而外界的变迁却一 日千里起 报刊的显著位置上 , 发表 了 《我们 向哪条路走》、
① 《暑假话大学》、 《戊戌维新论》、 《中国还需要革
来 , 于是乎就落后为旧人物了。” 梁先生说的是
人生的常态 , 旭麓先生则不然 , 他 60 岁以后 , “知 命》、《论学术独立》、《吊 “北京人”》、《论学生运
识的摄取力”和 “思想的构成力”非但没有减退 , 动》等一系列论理条达 、笔锋犀利的时论 , 在当年
反而是大大地增强了 ! 他那 “方兴未艾的创造”正 中国的言论中心上海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1949 年
是从 60 岁以后开始的。他的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 , 以后 , 陈旭麓先生渐渐将平生所学寄之于史 , 并具
并被誉为新时期 “中国本土史学的标志性文本”的 体落实到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 。个中缘因 , 他后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浮想录》等都是在 曾在一本论集的 《自序》中写道 :
“老境侵夺”的日暮黄 昏中完成的 , 无论是对中国
回忆开始发表文章 , 已是 42 年以前的事 ,
学术界还是对先生个人而言 , 这也许都可以算是一
那时不怕露屁股 、出丑 , 在战火纷飞、天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