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沉積環境對孢粉組合影響的探討①
———以石羊河流域為例
朱豔1 ,2 陳發虎2 張家武2 安成邦2
1 (西北師範大學地理系 蘭州 730070)
2 (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蘭州 730000)
第一作者簡介 朱豔,女,1964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第四紀地質、環境演化、孢粉學研究
①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批准號 和“97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專案( G199043501) 資助。收稿日期:2000-04-27 收修改稿日期:2000-06-22
簡體原文連結:
environment.lzu.edu.cn/.../沉積環境對孢粉組合影響的探討——以石羊河流域為例.PDF
摘 要 西部乾旱區小型內陸流域(石羊河流域) 內三個地點孢粉分析顯示不同地點全新世孢粉組合差異極大。三角域剖面孢粉組合完全以針葉樹為主;洪水河剖面孢粉組合下部以旱生草本為主,上部以針葉樹為主;終閭區表土孢粉組合中90 %為旱生草本、灌木。其差異已遠遠超出氣候環境變化所導致的差異。結合沉積相、沉積環境、孢粉在不同沉積環境中的傳播、擴散特性的綜合分析,筆者認為這種差異是沉積環境、搬運介質差異造成的。三角城剖面處於半封閉環境,接納儲存來自上游的所有沉積物的資訊,孢粉組合反映的是流域上游祁連山上的植被狀況。洪水河剖面下部沖積地層發育時,剖面處於開放環境,孢粉組合反映當地植被;上部湖相層發育時,剖面處於半封閉環境,孢粉組合的環境指示意義與三角城剖面一致。終閭區表土孢粉組合反映現代風媒環境終閭區植被狀況。古環境重建不能僅從孢粉組合出發,必須結合沉積環境綜合分析,否則,古環境重建的結果是不可靠的。
關鍵字 沉積環境 孢粉組合 石羊河流域 全新世
1 前言
孢粉記錄是較好的、最受重視的環境重建指標之一,被廣泛地應用在古環境重建中。孢粉研究者一直希望找到在封閉的滯水環境下發育的湖沼相沉積物進行古環境重建,但因研究區域和研究目的不同,研究區內未必有這樣理想的環境,且古環境重建的研究體多是河湖相沉積物,這些沉積物不可能完全來自封閉環境,研究者不得不在一些半開放、開放環境中進行孢粉分析。這種沉積環境的孢粉組合受哪些因素影響? 用這樣的孢粉記錄進行古環境重建其結果是否可靠? 如果可靠,其環境意義如何? 這一直是孢粉研究者努力解決的問題〔1~9〕。已有的研究發現對半封閉環境的孢粉記錄,如能有效的區別出區域植被和地方性植被,不僅可以重建地方性植被的演化過程,還可以重建整個流域的古環境演化過程〔1 ,2〕,這種環境的孢粉記錄可包含更多的環境資訊;開放環境沖積相孢粉組合代表流域的植被狀況,而不是採樣點當地的植被〔3~5〕;只要弄清花粉來源以及分選作用發生的河段,開放環境沖積物孢粉可用來恢復上游及平原區的古植被〔6〕;但也有人認為沖積相孢粉反映河流的沉積特徵,環境指示意義是不可信的〔7〕。
石羊河流域位於河西走廊東段,祁連山北側,屬小型的內陸河流域。該流域晚更新世以來氣候環境變化較大,沉積類型多,有洪坡積、沖積、湖積、風積等,不同地貌單元、不同類型沉積物孢粉組合差異非常大,是研究沉積環境與孢粉組合之間關係的理想區域。我國西部乾旱區大多數內陸河流域水系、沉積物的發育狀況與石羊河流域具有相似的特徵,石羊河流域沉積環境對孢粉組合影響的研究,可為這類流域沉積物孢粉記錄的古環境重建提供參考。本文以石羊河流域終閭區三角城剖面早中全新世孢粉組合、三角城剖面附近表土孢粉組合為重點,再結合前人在本區研究的孢粉記錄〔10〕,對這個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2 流域自然地理概況
石羊河流域位於祁連山東段北側,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南部為祁連山地,中部為洪積平原、戈壁,北部為低山丘陵、沖積平原、沙漠。南部山區為涼溫帶半乾旱氣候,中北部為溫帶乾旱氣候。受蒙古高壓和西風急流影響,冬季以西北風為主,夏季受東南季風的影響以東南風為主。流域內植被具有很強的地帶性〔1 ,12〕:4 500 m 以上為終年積雪和冰川帶;4 500~3 800m 為高山稀疏植被帶,以墊狀植被為主; 3 800~3500 m 為高山草甸帶;3 500~3 100 m 為高山灌叢帶,陽坡為杯腺柳、箭葉錦雞兒雜灌叢,半陰坡為杯腺柳灌叢,陰坡為杜鵑灌叢;3 100~2 500 m 基本為森林帶,陽坡為祁連圓柏林;陰坡:3 100~2 600 m 為青海雲杉林,2 600~2 400 m 為青海雲杉、山楊針闊葉混交林;2 500~2 800 m 的半陰坡和2 500~2 350 m 為山地草甸帶;2 350~2 000 m 為草原化荒漠帶;2 000 m以下為荒漠帶(圖1) 。
圖1 石羊河流域地理位置
石羊河發源于祁連山東段的冷龍嶺北坡,上游由諸多小支流組成,集水面積1. 1 萬km2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