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岭南中成药史话 ——岭南成药大宅门:佛药的故事 南药史话 明代后期,佛山人就已开始制售中成药,距今有400多年历史,所以佛山素有“岭南成药发祥地”“广东成药故乡”之称 。 南药史话 明清时期佛山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当时手工业和商业兴旺,尤其是陶瓷、冶铁、纺织、铸造等行业从业者众多,工人经常与重器、利器、沸水、烈火接触,容易受伤。加上粤剧、武术盛行,拳脚刀枪,也经常发生跌打类损伤,使医生实践机会甚多,各种验方名药相继出现,代代相传。 南药史话 当时佛山成药商号众多,称为“腊丸馆”,因为多数成药制成了有岭南特色的“蜡丸”。超过100年以上、有名号可考的有:人和堂、梁才信、马伯良、董祥华、迁善堂、罗恕斋、黄世昌、源吉林、李众胜、敬寿阁、芝兰轩、葆芝堂、甘露园、李广海等50多家。 南药史话 抗战前,佛山成药都有较兴旺而稳定的销路,如冯了性药酒行销全国,在广州、上海、香港、澳门等地都设有分店。葆芝堂丸散,除广州、香港、澳门有分销处外,远销新加坡、爪哇、马来西亚、菲律宾、美国、加拿大、秘鲁、古巴等地。 南药史话 清中叶后期,佛山有成药店铺近100家,生产品种数百个,名称五花八门,概括起来可分七大类:膏、丹、丸、散、茶、油、酒等。成药业是中药业一枝永不凋谢的花朵,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从大都会到穷乡僻壤,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三种以上。 佛药春秋 以《佛药春秋》命名的壁画,由300多个人物和“仙女送药”、“双碑发祥地印证”、“五鬼运财”、“冯了性研酒”、“佛药走向世界”等神话故事与写实故事组成,再现了佛山400年来中成药的发展史。 蜡丸鼻祖梁仲弘 佛药第一祖铺传奇 众所周知,电视连续剧《大宅门》讲述的是北方药业大户同仁堂家族的故事。在岭南成药的发祥地佛山,400多年前就出现过这样的“大宅门”———岭南最早的中成药号、中成药鼻祖“梁仲弘蜡丸馆” ,其首创的万应抱龙丸曾经盛极一时。 佛药第一祖铺创始人梁仲弘是明代佛山望族梁氏长房后裔。他创出的“抱龙丸”当时被人们作为居家必备的“看门药”。后来梁仲弘在闹市建“梁仲弘蜡丸馆”,成为古镇佛山最早以医生名字命名的成药店号。 “五鬼进财” 儿科良药抱龙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组成】茯苓、 赤石脂、广藿香、法半夏、陈皮、 厚朴、薄荷、紫苏叶、僵蚕(姜制)、山药、天竺黄、檀香、白芷、砂仁、防风、 荆芥、白附子、独活、白芍、诃子(去核)、荜茇、白术(炒)、川芎(酒蒸)、木香、朱砂、 天麻、 香附(四制) 方解 陈皮、法夏,燥湿化痰止呕;檀香、砂仁、木香、香附行气止痛;藿香、苏叶、厚朴、薄荷祛风健胃;白芷、白附子、荜茇、川芎、荆芥、独活、天麻、防风、僵蚕祛风止痉;白术山药、茯共芩益气健脾;白芍缓急止痛;天竺黄清热豁痰定惊止痉;诃子、赤石脂涩肠止泻;朱砂清心镇惊,安神解毒。诸药组成具有祛风、健胃、止痛三效,为治疗小儿风痰吐乳腹泻之良药。 【制法】上二十七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茯苓等二十六味粉碎成细粉,与朱砂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甘、辛、辣。 【功能与主治】祛风健胃。用于小儿风痰吐乳腹泻。 本药亦有散剂,方便小儿服食与吸收,只需用开水送服便可。此药初期,曾以蚬壳包装,故有“蚬壳膏”之称。以后逐渐改革,采用蜡壳包装。现基本形成机械化生产。 琥珀抱龙丸 以琥珀、胆南星为主药,使之清热豁痰,凉心安神,定惊镇痉;辅以天竺黄、全蝎,增强安神定惊,清热,散风镇痉之效;加上麝香,开窍,通径络,再以雄黄燥湿祛痰。诸药配合便有增强镇惊除痰,祛风清热作用。因而对治疗小儿风痰壅盛,高热神昏、惊风抽搐、腹痛、吐奶水泻有较佳的作用。 冯了性与冯了性药业 冯了性与冯了性药业 “冯了性”,既是人名;又是药名;也是企业名称,可以说是一块三合一的金牌。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在中华大地,行销数百年,1995年评为中国中药名牌产品。2003年产量达1846吨,为全国同类药品中的产销量冠军。 冯了性其人 冯了性,名嘉会,号了性。冯了性自幼生性好学,一边读书延学,一边协助父亲经营店务。青年时,抱着慈怀济世的愿望,释心进一步提高其父创制的万应药酒的功效,他遍访名医和高僧,一度削发修行,潜心求教,在当和尚期间,方丈赐其法号为“了性”。 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 --2005版药典标准 【处方】 丁公藤 、桂枝、麻黄、羌活 、当归、川芎、白芷、补骨脂 、乳香、猪牙皂、陈皮、苍术、厚朴、香附、木香 、枳壳、白术、山药、黄精、菟丝子、小茴香、苦杏仁、泽泻 、五灵脂、蚕砂、牡丹皮、没药 【制法】 以上二十七味,除乳香、五灵脂、木香、没药、麻黄、桂枝、白芷、小 茴香、羌活、猪牙皂外,其余丁公藤等十七味混匀,蒸2小时,取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