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金庸小说中的道家哲学精神.pdf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内 容 提 要 引 言 道家哲学对中国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金庸武侠小说作为具有丰富传统文化 内涵的作品,在海内外华人世界盛行不衰。研究金庸小说所包含的道家哲学精神, 应对了解民族文化心理有所助益。 一、 鸿飞天外又冥冥 金庸武侠小说中“自由”这一主题与道家思想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其较早 期作品《神雕侠侣》主人公杨过的经历,表现了道家摆脱外物桎梏、达到理性自 由的精神;后期作品《笑傲江湖》主人公令狐冲的际遇则反映了道家文化不被功 名利禄、穷达祸福所困扰,保持精神自由的境界。 二、 无迹可寻羚挂角 “见素抱朴”是道家哲学关于个人修养最重要的理论之一。金庸在中晚期作 品中,塑造了几位混沌未凿的主要人物,混迹于处处陷阱的江湖之中,颇有意味。 《侠客行》中的石破天以纯朴真诚面对机巧狡诈,最后反而得到其他人孜孜 以求的一切,与书中另一人物石中玉形成鲜明的对比,包含着道家思想通过“黜 聪明”达到人生理想状态的哲学理念;《连城诀》中的狄云在名利欲的焚烤下, 露出浑金璞玉的本色,而那些外表仁厚内心险恶的人物则无一不露出真面目。这 些作品表露了道家“体自然之道”的思想。 三、 敝履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 金庸笔下的侠客常常面临生死悬于一线的考验和常人难以抉择的困境。他们 的经历和结局,深刻地表达了道家思想的生死观和困境观。 《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以庄子所提倡的顺任自然的态度对待死亡而度 过生死之交的边界;《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在纷至沓来的危机中表现出随性 而行、“不失己”的人生态度,透露了作者对道家困境哲学的认同态度。 四、 各有风流两不如 门派之争、正邪之分是金庸武侠小说一个重要的主题。《倚天屠龙记》中, 2 灭绝师太的执着和坚定最终只说明了她的狭隘和自负;《笑傲江湖》中,左冷禅 强分正邪的背后则隐藏着他的野心、奸恶和残忍。这些人物的经历和结局,表露 了道家思想中“物与我各得其所”、“顺其自然”的理想,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宽容 和谐精神的向往。 五、 古来成败原关数 “以道临天下”是道家哲学重要的治国理论,中国历代兴衰无不实践着这一 点。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是有很多以朝代更替为背景的,其情节设置、人物经历的 描写,含蓄而深刻地体现了道家的治国理论。 六、太极初传柔克刚 把武功描写和哲学精神巧妙而含蓄地融合在一起,是金庸武侠小说的重要特 点和魅力所在,而道家文化则是其武功描写中涉及最多的传统文化。 从早期作品中 “形”的运用,到中期作品中“以柔克刚”招式、“有生于无” 内功的描写,直至后期融道家哲学、人物个性、武功描写于一体,金庸为技击搏 斗赋予了艺术化的高品位。 结 语 道家哲学早期的一些思想,因其朴素本真而更为接近人的本质,对现代读者 有着特殊魅力和潜移默化的启发。金庸敏锐地觉察到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中的现代 精神,含蓄而巧妙地把它们融合到武侠小说之中。 3 ABSTRACT Preface The philosophy of the Taoist school has a great influence upon Chinese culture and people’s ideology. With abundant traditional culture connotation, JinYong’s knight-errant works are evergre

文档评论(0)

文献大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